《Hit AI & Blockchain》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蔡玉玲:還沒想好或還未溝通好,不該是政府不做決策的理由!
張詠晴
2021-01-06 12:40

「政府面對新興領域,時常以還沒想好、還在協調中為理由,遲遲無法做決策。但現在事物變化如此之快,我們速度一定要更快,若趕不上世界的話,恐怕會被淘汰!」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台灣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蔡玉玲,在第四屆《Hit AI & Blockchain》人工智慧暨區塊鏈產業高峰會表示。

台灣防疫有成,近日在元旦連假期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更啟動「天網」,將「入境檢疫系統」結合「電子圍籬系統」,透過電信定位訊號監控檢疫民眾位置,進而順利在五月天的演唱會中,抓到7名違規的自主健康管理者。

蔡玉玲在題為「從《天網》談起」的主題演講中指出,未來類似於天網的科技防疫工具將成常態,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chain)等新興科技,也將透過各式方式進入人類生活。

以Amazon在2018年陸續推出了無人便利店 Amazon Go,並短時間內快速展店,以及在2020年推出無人大型超市Amazon Go Grocery,運用「Just Walk Out技術」讓消費者直觀且輕鬆完成散裝商品稱重和標價為例,便可看出人工智慧已深入至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運用超強運算系統來了解人類需求並提供更多元選擇。

而區塊鏈的應用也不再只限於金融領域,像是IBM便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出了數位健康憑證,助力公共場所第一線疫情防護;Apple、Google聯合運用區塊鏈,推出了COVID-19接觸史追蹤系統;MiPasa開放式數據中心則是運用區塊鏈技術,來追蹤全球病例。

不過蔡玉玲同時語重心長地說道,創新應用蓬勃發展的同時,創新法規的推進同樣也需要受重視。

在人工智慧方面,美國白宮科學與技術政策辦公室已在去年1月,發布《人工智慧應用管制指引》,為美國政府機關起草人工智慧規範並進行管制時提供指引,更清楚羅列了10項人工智慧原則要求各單位遵守。

在區塊鏈方面,歐洲資料保護委員會也在去年4月,公布《COVID-19疫情期間使用位置資料和接觸追蹤工具指引文件》,為歐盟成員國利用定位技術和接觸追蹤工具所引發的隱私問題,提供相關指導。

反觀台灣,原先備受各界期待的數位發展部,其成立日期不斷延宕;幾年前便被前立委提出之《人工智慧發展基本法》,如今也被冷凍;至今政府也尚無針對虛擬資產擬定相關指引、AML/CFT等規範。顯見台灣新興應用相關政策,與現實生活中蓬勃發展的創新應用中間,仍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

「還沒有想好,或是還沒跟產業溝通好,不該是政府不做決策的理由!」蔡玉玲提醒,創新政策的延宕,將帶來潛在的法律風險。她並呼籲,政府如跟不上創新速度,就應該及早放手,或制定出「不溯及既往」的法規,如此一來,企業才有活路!

蔡玉玲過去曾擔任過地方法院法官、IBM大中華區法務長等職,並在2013年受邀入閣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迅速把延宕多年的「匯流五法」送出行政院。

在此期間,為制定符合各利害關係人期待、貼近民眾實際需求的法規內容,她也透過與零時政府社群(g0v.tw)合作,打造了虛擬政策交流平台「vTaiwan」,讓政府與民間的溝通更加方便無礙。 

由於長期耕耘金融、科技、法律等領域,蔡玉玲往往能針對台灣的金融創新發展提出精闢見解,她也十分關注台灣區塊鏈及虛擬通貨產業的發展。

針對台灣的加密貨幣監管政策,蔡玉玲曾多次強調,台灣國內金融市場小,且傳統法規對於ICO與STO來說,其實並不見得適用,因此政府必須在監管規範上做調整,才有可能在未來廣納國外公司及國外投資人。

與此同時,政府回應新興科技並改變現有制度的速度必須加快,因為唯有結合創新的法規,以及創新的政府,才能打造金融創新的康莊大道!

「政府必須要對於新科技,抱持更開放態度!」過去蔡玉玲曾在第三屆《Hit AI & Blockchain》人工智慧暨區塊鏈產業高峰會中表示,如今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的落地應用遍地開花,此時政府如何看待這些新興科技,將會變得至關重要。

目前像是LINE、Facebook、達美樂都陸續推出人工智慧應用,區塊鏈的應用範圍也漸漸從金融領域,擴展至物流、收藏、碳權等領域,各國政府更已開始針對新興科技擬定法規,此時台灣政府更應儘速回應新科技的高速發展,擬定合適的法規框架,以避免面臨開放範圍太小、不符合經濟效益,以致於過度限縮產業發展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