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人民幣」由虛入實,但要真正落地沒那麼簡單
區塊鏈資訊/經濟參考報/張莫、張小潔/張詠晴編譯
2019-09-26 14:25

 

越來越多有關中國法定數位貨幣(DC/EP)的資訊浮出水面。與此前五年的低調研發相比,今年尤其是8月以來,中國央行方面似乎願意透露出更多訊息,這無疑是一種暗示,我們將迎來一場現鈔變革,「數位人民幣」面貌漸清晰。

 

不過,「數位人民幣」試點乃至全面落地,並不會像一些媒體描述的那麼迅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9月24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中國央行對於法定數位貨幣的推出「沒有時間表」,並稱「還會有一系列的研究、測試、試點、評估和風險防範」。業內專家指出,在「數位人民幣」瓜熟蒂落前,還需要充足而細緻的準備。

 

真正落地沒那麼簡單

 

法定數位貨幣的推出,已然勢不可擋,它是數位科技發展的必然產物,也符合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但其落地則不能操之過急,在變革與傳統、創新與安全的平衡木上,「呼之欲出」的「數位人民幣」還需要多一些時間準備。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伏軍表示,央行法定數位貨幣將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一是提升對貨幣運行監控的效率,豐富貨幣政策的手段;二是有利於提升交易流程的智慧化的水平;三是切實提升支付特別是跨境支付的效率,建立開放的支付環境。

 

而這場中國「現鈔變革」的外部壓力源於,包括英格蘭銀行、加拿大央行以及瑞典央行在內的多國央行,正在進行法定數位貨幣的研發,與此同時,一些商業巨頭也在加速推出加密貨幣。

 

6月,社交網路巨頭臉書(Facebook)發布其虛擬貨幣「天秤幣」(Libra)項目白皮書。根據白皮書,這一錨定一籃子貨幣、承諾與法定貨幣1∶1兌換的加密貨幣,擬由擁有27億用戶的臉書發行,Visa、萬事達、優步等不同領域的巨頭將予以支持,據稱支付規模將達到近7000億美元。8月,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披露文件顯示,零售巨頭沃爾瑪正在申請數位貨幣專利。儘管短期內這些商業機構的加密貨幣落地難度還很大,但已經引起全球央行的緊張。

 

「越來越多人認為全球經濟問題的根源之一是美元霸權。目前國際上有一種聲音是用一種官方超主權的貨幣(比如IMF的eSDR)來對抗美元霸權,另外就是一些非官方的機構企業,比如臉書的Libra來搶佔美元霸權削弱後的市場空間。」井通科技CEO和MOAC區塊鏈聯合創辦人周沙說。

 

「數位人民幣」的落地,顯然不是那麼簡單,需要做好充足而細緻的準備。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的文章中指出,大國發行央行數位貨幣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經濟發展、資源稟賦和人口受教育程度差異較大,在設計和投放(發行)、流通央行數位貨幣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系統、制度設計所面臨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法定數位貨幣的推出,需要構建整體支持系統,對大眾去陳迎新的成本要有細緻的匡算。」德勤亞太區投資管理產業主管合夥人秦誼對記者表示,效率與成本的計算,應該是監管者在總體衡量相關得失、顯性與隱性收益後的綜合考量。

 

「安全性」正是挑戰之一。世界銀行首席資訊安全構架師張志軍表示,由於涉及的單位和個人的數量非常龐大,而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尤其是數位錢包的安全性,將變得非常重要。秦誼也表示,在電子化時代,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是重中之重。去年歐盟GDPR的實施,以及歐盟和美國監管機構對Google、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的巨額罰款,更凸顯歐美監管部門在網路時代,對個人隱私及數據安全的重視。「所以中國央行試行數位法幣時,消費者權利保護,尤其是數據安全、隱私保護,也應當是對標全球目前最高標準。」秦誼說。

 

中國銀行原副行長王永利最近撰寫《央行數位貨幣落地運行的挑戰》一文稱,如果從「數位貨幣兌換機制」、「數位貨幣的保存和使用」、「數位貨幣與電子貨幣協調運行」等具體細節去剖析,可能會發現央行數位貨幣的落地運行,仍有很大挑戰。

 

正如易綱所說,「還會有一系列的研究、測試、試點、評估和風險防範」,《經濟參考報》記者此前瞭解到,法定數位貨幣前期或在部分場景進行試點,待較為成熟之後再進一步推廣,從穩妥的角度出發,會做好試點退出機制的設計。

 

井通科技CEO和MOAC區塊鏈聯合創辦人周沙認為,人民幣跨境支付、跨境電商有可能是試用場景,原因是「這方面迫切性強,可以在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以及一些幣值不穩定的國家嘗試推人民幣穩定幣」。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數位人民幣」由虛入實:畫像漸清晰,推出沒有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