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數據儲存和不可篡改,區塊鏈的兩大特徵
馮培區塊鏈律師/張詠晴編譯
2018-10-28 08:00

區塊鏈說到底,是透過點對點傳輸、分散式記帳儲存、加密算法與共識機制等電腦技術的應用,從而構建去中心化、數據真實與不可篡改的信任機制。

 

區塊鏈的這些技術特點,對於多數以信任為基礎的社會,都能進行改進、提升、甚至替代。這對於金融領域、知識產權領域、商業領域、司法領域、工業製造領域等,帶來不可估量的革命性的變化,從而使人類在建立資源最優配置(optimum allocation)、資訊對稱、激勵機制等方面更加進步,進而解決人類所面臨的諸多問題。

 

分散式數據儲存和加密不可篡改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利用哈希指針(Hash Pointer)前後相連的鏈式數據庫,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具體而言是指把隨時間不斷成長的數據,打包到各個區塊裡,所有區塊按照時間順序串起來形成一條鏈。

 

區塊鏈從數據儲存的角度來看,可以總結為兩大特徵:分散式數據儲存和加密不可篡改。

 

所謂分散式數據儲存,是指區塊鏈的全節點數據,並不是由一個中心化節點儲存,而是由分散在全球的無數節點共同儲存,每個節點都擁有一份該區塊鏈的完整數據,不會有任何一個節點可以壟斷對數據的儲存權。

 

同時,由於區塊鏈透過對電腦代碼和加密學的運用,加之設計上的精巧和特別,區塊的微小的篡改都能被察覺出來,也就促成了區塊鏈防篡改、可靠的特點。

 

正是這種超脫和近似冷酷的技術設計機制,才使得信用社會的到來成為可能。

 

從歷史的長河來看,統治者一直牢牢地掌握著社會方方面面的資訊,這些資訊並不為社會大眾所掌握。統治者利用資訊的不對稱性,牢牢掌控著整個社會,按照自身喜好影響社會。

 

因此,對資訊進行壟斷和篡改,使之符合統治者的需要,是統治者和中心化組織的常用手段。

 

只有當數據或者資訊實現零成本傳播、不可篡改的時候,「信用社會」才能到來,大眾獲取的資訊才會更加真實、可靠和零成本,每個人都有條件做出最優化的價值判斷,社會才能進步。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區塊鏈的方法論:立場、觀點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