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對人類理性的依賴,和「開發激勵」密切相關!
Hugo Nguyen/灑脫喜/張詠晴編譯
2018-12-27 17:10

 (圖片來自:pexels.com) 

 

由於比特幣是作為軟體而存在的,其需要積極的開發和維護,所以我們也需要關注開發激勵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更多地是關於資源分配,而不是稀缺數位貨幣本身。

 

與礦工不同,開發者在保護和開發比特幣方面沒有直接的經濟激勵,相反,比特幣軟體開發,依賴於一個自願的開源軟體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最符合比特幣密碼精神的開發人員,被激勵於自己的空閒時間進行工作。這看起來可能效率很低,而且可能由於比特幣激勵方案迄今為止的成功,一些競爭幣一直試圖透過向它們的協議添加開發激勵,來解決這個問題。

 

然而,協議內的開發激勵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原因在於,它與比特幣最初的激勵方案非常不同,比特幣的激勵方案具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性質:

 

  1. 共同的目標是可在數學上定義的:礦工獲得小於或等於當前難度目標哈希的報酬。
  2. 共同的目標是可計算驗證的:礦工朝向目標的工作是可由任何人驗證的,而且是廉價的;礦工只有在事實被驗證之後才能得到獎勵。

 

這使得比特幣的激勵方案自動化。也就是說,它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預來工作,並且可以安全地作為協議中的固定規則存在。一般來說,如果目標可以數學定義和計算驗證,則協議內激勵是有意義的。

 

然而,開發目標往往是高度模糊的,其既不是數學定義的,也不是計算驗證的。例如,一個典型的開發目標是,在不降低總體網路安全或比特幣基本屬性的情況下,擴展比特幣以處理兩倍的流量。

 

然而,關於「網路安全」或比特幣的「基本屬性」意味著什麼,人們的看法大相徑庭。這些目標,即使以某種方式達到,也很難廉價地得到驗證或驗證。歸根結底,這意味著這些目標需要主觀的人類因素輸入。因此,它們是構建到協議中的拙劣候選者,其增加了開銷,而不一定是有益的。開發激勵最好是脫鏈(off-chain)處理的。

 

總而言之,比特幣不同於其他任何技術,因為人的行為是其核心移動部分之一,這是同類產品中的第一種。

 

比特幣對人類行為的依賴,隱含地假設人類是理性的行為者。這種理性假設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崩潰,比如當資訊有限時,或者當機會成本計算變得過於複雜時。或者在一個由佛教僧侶組成的社群裡,他們從出生就被訓練成拒絕物質財富。或者設想一個資源無限豐富的世界:那裡的生物很可能會發展出非競爭或最大化效用的行為。

 

儘管如此,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我們人類確實擁有某種程度的理性,或者至少是理性的有限版本。這就是比特幣賴以生存的有限理性。

 

比特幣需要理性的行為者來引導它的網路。比特幣需要理性的行為者買入它,奠定它穩健貨幣的承諾,並不惜一切代價進行HODL,由此助推其價值。比特幣需要理性的行為者繼續參與挖礦,並在未來100-1000年內維護其網路。

 

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代,會永遠保持理性嗎?或者我們會很愚蠢,過早地放棄這個想法,不論它有多健全?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比特幣非數學之美:經濟激勵與個人有限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