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的市場中,如何分辨出有價值的Token?
藍狐筆記 / 鍾佩慈編譯
2018-10-11 11:44

2017年,無數新人湧入加密貨幣領域,導致加密貨幣的價格飛漲。

 

經常聽到有新人問:一般來說,加密貨幣和Token到底有什麼價值?是不是可以肯定,投機推動了價格變化?

 

投機背後,確實有些Token具有基本價值,但是有更多的Token,並沒有價值。

 

那麼,在如此喧囂的市場中,要怎麼在一堆垃圾中分辨出有價值的Token呢?

 

要理解Token,需要先認識到不同類型的Token所提供的基本價值。

 

大部分的Token可以分為:傳統資產類Token、應用類Token、工作類Token和混合類Token。

 

大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思考模型來區分Token,但這個模型對我來說很有用,對於新人來說應該也比較容易理解。

 

如果一個Token不能被清晰地劃分到上述的分類之中,我對這個Token是否具備長期價值,持非常懷疑的態度。

 

 

傳統資產類Token

 

傳統資產Token指的是使用密碼學的傳統資產,例如股權、房產、黃金等等,Token本身有著明顯的基本價值。

 

隨著監管逐漸透明化,Token良好的流動性和全球性等特徵,都讓傳統資產類Token激增。

 

雖然目前為止,這是我認為最普通也最無趣的類型(在目前市值前10名的Token中,沒有一個是傳統資產類)。

 

應用類Token

 

應用類Token可以提供一種數位化的服務,要使用該項目服務,得先持有Token。

 

協議這個詞,把它當成一種公共的數位化服務就好了。

 

只要數位化服務在某種程度上有用,並且是由稀缺且唯一的資源所支撐,代表數位化服務的Token,價值就會持續存在。

 

應用類Token的基本價值,是由數位化服務的資源唯一性,以及去中心化數位服務本身的有用性,來決定的。

 

目前,應用類Token是最熱門的類型,包括大家都知道的比特幣,也是屬於應用類Token。

 

為了使用比特幣區塊鏈,人們需要先持有比特幣(BTC),以及超強(超過以往所有可獲得的)雜湊算力,來保證比特幣區塊鏈的安全。

 

驅動比特幣數位化服務的資源是:保證區塊鏈安全的雜湊算力、使用者和開發者。

 

根據這些資源所保持的唯一性、可區分性,以及人們從一個安全、公開、分散式帳本所獲得的效用程度,比特幣會維持其一定水平的基本價值。

 

 

目前市值前10的Token中,有9個都是應用型。

 

其他知名的10名外應用類Token,還有BAT和KIN。

 

當我們在評估一個應用類Token時,需要問的最重要問題就是:隨著時間推移,支持這個數位化服務的資源,還會保持其唯一性和可區分性嗎?人們可以從這個去中心化組織所提供的數位化服務中獲得效用嗎?

 

本文為火星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在喧囂的市場中,如何分辨出有價值的To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