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說巨人不高?關於Libra的兩大矛盾
國盛區塊鏈研究院/張詠晴編譯
2019-06-20 10:45

 

由Facebook主導、聯合全球28家各產業巨頭推出的加密貨幣項目Libra,其白皮書正像媒體報導那樣,於6月18日17點(美國加州當地時間凌晨)發布了。最早沒有人知道官方發布渠道,隨後祖克柏在其Facebook主頁確認了這一事件,並發表了一封激動人心的信。雖然Libra由註冊在瑞士的Libra協會自治,但毫無疑問其白皮書坦承,2019年結束前,Facebook將在該協會保有領導角色。

 

如果Facebook宣布進軍區塊鏈社交、區塊鏈支付、區塊鏈遊戲甚至是一般的穩定幣,都不算令人意外,但Libra白皮書所提出的「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的使命絕對超出市場之前預期。這東西難道不可以理解為全球通用的「主權貨幣」嗎?從字面意思,這樣理解絕對沒有錯。

 

一句話,Libra的目標不是BTC/ETH/EOS,而是劍指全球金融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絕對不僅僅是區塊鏈項目發幣這個層面的事情了,比目前所見的區塊鏈項目要複雜的多,層次不同!

 

那麼問題來了,茫然同樣寫在了各國金融業和監管層的臉上,Libra問過他們的意見沒?我們肯定這是區塊鏈產業甚至是全球性的大事件,那麼就從當下最現實的問題入手——找到問題所在,也就找到了未來的路。

 

我們梳理了一些關鍵問題,其中涉及對Libra的描述和理解,均來自於官網發布的白皮書,具體詳見libra.org,有包括中英文在內的多個版本可以參考。

 

對金融創新及其成本的思考

 

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說巨人不高?

 

白皮書開篇就詬病傳統金融的成本高、效率低,聲稱要創建一種新型的、普惠的金融基礎設施。那麼問題來了,作為Libra最關鍵之盾的儲備資產,就是躺在被詬病的傳統金融體系內部,無論是資產價格市場、評級體系、監管和外匯市場,都是傳統金融體系內。Libra的價值之盾正是建立在這樣的體系上,如何實現全球普惠、創新?有沒有一種舊瓶裝新酒的感覺?

 

「在全球轉移資金應該像發送短訊或分享照片一樣輕鬆、划算,甚至更安全。」傳統銀行和外匯市場這盾如果做的不夠好,它之上的Libra何以能夠做到更好?

 

互聯網協議帶來了訊息的更快速傳播,但區塊鏈或者其他工具或者模式,就一定能帶來資金的快速流通嗎?答案不得而知。

 

2、新舊體系轉換的成本問題

 

我們看到一些分析認為,Libra會協助美國實現金融霸權的擴張,其政府樂於助其成功。甚至認為,此舉將讓美國實現跨越,而他國如不盡快入局,將有落後之憂。

 

我們認為問題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觀察。全球各國處於當下的關係和體系均衡中。金融霸權也好,軍事霸權也罷,都在當下的競爭和均衡狀態下。

 

Facebook主導發布Libra只是當下一個事件而已,對全球金融秩序和均衡來講,都不構成一個重要的變量——很顯然,金融主權的維護和強化是各國都在做的事,Libra不是全新的技術和模式(其盾還在傳統金融體系)和外來的增量;反而Libra首先挑戰的是美國既有的金融體系——Libra會擠壓傳統各國和國際金融體系。這從美國金融監管人士(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已經呼籲叫停Libra亦可窺見一般。

 

Facebook此次發布Libra,與其說是華爾街在向美國之外的主權國家宣戰,不如說Facebook是在用小型互聯網公司和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如Visa)、區塊鏈和政府信用(包括法幣和Libra白皮書提到的政府債券)為一個自己發行和可以控制的「幣」增信,是試圖奪取主權政府鑄幣權的一次事先張揚的挑釁。

 

所謂破舊立新,需要趨勢和時機的配合。如果Libra是外星人發的幣,突然要幫助美國繼續強化在地球這個市場的霸權,那是全新的外在增量,是另外回事了。

 

破舊立新,也是有成本的。打破傳統的體系,建立以Libra為主導的新體系,我相信當下各國都沒有明確的成本衡量,還沒有做好準備。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擺在Facebook和Libra面前的六大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