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真的是「去信任化」的烏托邦嗎?
藍狐筆記/張詠晴編譯
2018-10-21 09:00

人類歷史上,很少有一種新技術有如此大的爭議。這就是區塊鏈技術,從誕生起就爭議不斷。有人認為區塊鏈徒有其表,就是炒作工具,沒實際價值。也有人認為區塊鏈有真正的革新力量,會給世界帶來真正的變化。區塊鏈能解決所有問題嗎?如果它不能,它是不是還有價值?

 

本文作者Michael J Casey,是CoinDesk諮詢委員會主席和MIT的DCI區塊鏈研究高級顧問,他認為不要奢望區塊鏈能包治百病,這樣的期望是不現實的,但這也不意味著區塊鏈沒有價值。

 

區塊鏈透過分散式的記帳讓帳本更加可靠,甚至即使它輸入的數據有問題,也可以透過跟AI或大數據分析的結合,來發現不良行為,區塊鏈會越來越好。

 

幾乎在每一次在區塊鏈技術的演示中,都會遇到關於供應鏈中的信任障礙問題,其中有位聽眾問:「我們仍然還不能信任輸入數據的人?」

 

通常我都回答:「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這樣。」

 

有些人認為這是相互矛盾的,不是說區塊鏈可以解決信任問題嗎?交易鏈連結了農民、礦工、零部件製造商、商品製造商、運輸者、批發商以及零售商,他們都進入了全球貿易的交易鏈,但區塊鏈存在的信任問題,在交易鏈上創造了有摩擦、低效和不透明的系統。

 

他們還說,既然這是不可篡改的分散式帳本,你所做的只是一個「輸進去的是不可變的垃圾,輸出來的還是不可變的垃圾」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它指出了這項技術走向輝煌所面臨的關鍵挑戰。但這個所謂的「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也是一個吸血鬼的問題。如果我們深入探討,它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框架,用來理解分散式帳本和區塊鏈的真正力量。

 

首先,沒有人應該把區塊鏈看作是某種「去信任化」的烏托邦。還沒有這樣的社會存在過。如果它確實存在,它很難成為烏托邦。

 

區塊鏈生態系統也是如此。比特幣和其他無須許可的支付系統,它們的價值交換完全都在鏈上用原生加密貨幣表達,而不是建立在不可靠的鏈外數據上。

 

這些漏洞不僅存在於中心化交易所或錢包的詳細記錄的問題中,也存在於用於管理加密資產的運算設備中。用戶必須信任生產商,和其他接觸過他們設備和內部零件及組件的其他人,因為這些人在用戶擁有設備之前,都有經手。

 

閱讀有關 「Intel's Spectre and Meltdown bugs 」的資訊,就可以了解到這個問題究竟有多深。

 

這是世界的本質。信任問題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區塊鏈無須完美,只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