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非數學之美:經濟激勵與個人有限理性
Hugo Nguyen/灑脫喜/張詠晴編譯
2018-12-27 16:35

(圖片來自:pexels.com)

 

比特幣對人類行為的依賴,隱含地假設人類是理性的行為者。這種理性假設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崩潰,比如當資訊有限時,或者當機會成本計算變得過於複雜時……儘管如此,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我們人類確實擁有某種程度的理性,或者至少是理性的有限版本,這就是比特幣賴以生存的有限理性。

 

與工作量證明和公鑰密碼學不同,比特幣的第三個組成部分並不是基於數學,而是基於人類行為。具體而言,比特幣依賴於財務激勵機制,人們透過追求這些激勵機制來維持自身行為。

 

這聽起來有點可怕,這從大量現代技術(如電腦或人工智慧)背後的強大數學基礎,發生了巨大轉變。如果我們從歷史中學到了什麼,那便是人類並不總是可預測的。畢竟,我們是由「濕」物質組成的生物。我們不像「乾涸」、冷酷無情的機器,我們沒法精確或一致地計算事物。人類可以在一瞬間改變主意,不僅如此,我們經常爭吵,似乎無法就任何事情達成一致。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從變化無常的人類行為中,創造出一門技術呢?比特幣10的歷史記錄證明了我們可以做到這一點,比特幣的這一方面,與工作量證明和公鑰密碼學的新穎用途一樣具有創新性,這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們深入探討過這個問題。

 

比特幣的激勵機制,建立在「人們是理性行為者」的假設之上。如果人們是理性的,他們會被激勵去參與挖礦、購買和持有比特幣。理性的概念非常重要,但通常它是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其背景進行討論。

 

經濟理性

 

在經濟學中,理性或者說經濟理性個體的定義,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經濟學家們仍然對精確的定義持有著不同意見。然而,經濟理性的核心前提是,個人行為會最大化其預期效用。也即是說,當呈現出幾種選擇時,個人會選擇最大化其淨收益的選項,這等於總收益減去總成本。這就是所謂的預期效用理論。

 

加布里爾·克拉默(Gabriel Cramer)和丹尼爾·白努利(Daniel Bernoulli)在18世紀提出了這個想法,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想法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預期效用理論在經濟學領域裡佔據著主導地位,其被廣泛應用於很多經濟模型和現實政策當中。

 

然而,到了20世紀後半葉,對此理論的懷疑開始蔓延:人們的行為是否像預期效用理論所描述的具有經濟理性個體那般?

 

當選擇和後果是清楚和可衡量時,我們在作出最佳決策時幾乎沒有問題。但是當選擇複雜時,結果就不那麼清晰,也不那麼可衡量了,我們就會大錯特錯。而現實世界的情況通常是後一種情況。所以,也許人類是理性的,但是由於有限的資訊和我們自己的認知限制,我們只能在某一點上是理性的。

 

換句話說,只有數學相對簡單時,人類才是理性的。這就是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有限理性」概念。

 

更進一步地,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觀察到非理性行為實際上是非常普遍和非隨機的,他們在1979年的研討論文中創造了他們所謂的前景理論。

 

前景理論描述了人類行為中的幾種系統偏差(例如損失厭惡),這常常導致我們採取非理性行為。

 

前景理論成為行為經濟學新領域的基礎。它也開始朝著更好的經濟學方式邁進:理論更少基於抽象、規範性的思想,而更多的是基於確鑿的證據和數據。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比特幣非數學之美:經濟激勵與個人有限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