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數據管理再升級!區塊鏈數位身份構建新秩序
IDHub數字身份研究所/張詠晴編譯
2018-11-15 17:15

 

身份認同是人類存在的核心。

 

自互聯網時代,數位身份的概念就一直不斷演變。最初,數位身份以IP位址系統和域名的形式呈現,用於識別連接到互聯網的電腦。之後,電腦伺服器和中央證書頒發機構,開始向人們頒發數位證書。上世紀90年代,這種集中式的身份識別系統逐漸被以「Microsoft Passport」為代表的聯邦身份識別系統所取代。進入21世紀,以OpenID和OAuth等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身份識別系統,佔據主流。

 

升級身份數據管理模式,在公民與政府間構建新型秩序

 

如今,數位身份對我們的數位生活至關重要,根據麥肯錫的一份報告,到2020年,身份驗證有望成為一個價值200億美元的市場,其他相關服務更是高達千億美元。IDC FutureScape近日也發布報告稱,身份將是新的安全防線,到2022年,1.5億人將擁有區塊鏈數位身份,透過驗證每個用戶身份、驗證每個設備、限制存取權限和特權,以及依賴機器學習來分析用戶行為,並從中獲得更深入的洞察。

 

2

 

一直以來,技術對商業社會帶來的影響,不僅在於效率層面,數位技術催生了互聯網公司區別於傳統公司的管理模式。像私營企業一樣,國家和政府也可以在數位化轉型中,利用區塊鏈數位身份技術,提高政府運轉效能。

 

根據德勤的一項研究表明,53%接受調查的官員,背負著繁重的文書工作,僅記錄資訊每年就會消耗5億小時的工作時間,獲取和處理資訊又要耗費2.8億人的時間。

 

图3

 

為此,各國政府正在實施大規模的數位轉型計劃,以增加跨不同機構的公共計劃的滲透率,政府間機構間的相互作用,也需要發展一種獨特的數位身份和數據保護框架,以使企業和個人能夠跨系統訪問。

 

图4

 

在公共服務領域,區塊鏈數位身份應用主要圍繞三個類型開展:身份驗證、鑑證確權、共享資訊。

 

在身份驗證應用中,身份證、護照資訊、駕照、出身證明等公民身份證明,都可以儲存在區塊鏈帳本中,公民將這些數位身份儲存在線上,不需要任何物理簽名,就可以在線上處理繁瑣的流程,隨時掌握這些文件的使用權限。

 

公民財產、數位版權相關的所有權證明,也可以儲存在區塊鏈帳本中,大幅減少權益登記和轉讓的步驟,同時透過數位身份認證,以減少產權交易過程中的詐欺行為。

 

政府的一個重要職能是保存和維護個人、組織和活動的關鍵資訊和身份數據,例如出生資訊、婚姻狀況、財產轉移或是犯罪活動資訊等。大多數公民的資訊,被記錄在不同部門的不同系統中,政府做的大部分工作是大規模集中化的,但是數據經常分布在不同部門,管理這些數據是複雜的。資訊化只解決了效率問題,對於數據的管理模式還非常落後。

 

首先是資訊不對稱問題,各個部門無法獲得相同的資訊,或者需要重複獲得資訊的授權,帶來公共資源和時間的巨大浪費,其次是越來越多的駭客攻擊,增加了公共部門數據管理的安全風險。

 

對於政府來說,區塊鏈數位身份將是全新的底層基礎建設,有助於打通機構內部,以及機構之間的資訊壁壘,實現互通共享、即時同步,減少合作中的摩擦,同時也意味著從數據管理流程的優化到治理思維的一系列轉變。

 

區塊鏈數位身份可以改變現有政府數據的管理方式,從單一所有者擁有資訊,轉變為整個記錄週期中可以共享,在加密保護的分散式平台上安全運行。

 

區塊鏈數位身份雖然帶有去中心化的特性,但其並不意味著完全替代原有的中心化機構,而是可以促進各行各業中心化機構之間達成共識,同時還可以解決用戶隱私的保密性問題,有助於達成公民之間、公民與政府之間良好的合作秩序,推動政府治理和公共模式創新。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重塑政府公共服務形態,2022年1.5億人將擁有區塊鏈數字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