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區塊鏈是互聯網下一波浪潮
中國企業家雜誌 -馬鉞 王雪琦 / 何渝婷編譯
2019-02-26 14:03

近日,360董事長周鴻禕接受了《中國企業家》(CE)記者的獨家專訪,暢談股價起落、IoT浪潮、公司定位、人才戰略,以及創業以來至為刻骨銘心的錯誤與錯過。以下為訪談節選。

 

「跟國家利益保持一致」

 

CE:姚勁波說,一個創業者如果不經歷一次經濟週期,可能他的思維方式就不會特別全面。今天過來採訪你之前,我查了一下360的股價,現在市值是1500多億人民幣,最高的時候,市值可能有4400多億。

 

周鴻禕:我覺得所謂最高點,不用去理會。因為我們剛退市回來,可能99%的股票都被鎖定了,都不能流通,只有很少的一點股票在流通,所以有的人可能通過炒作就把股票炒得很高。我覺得,作為一個企業家,應該心知肚明,那都是比較虛幻的數字而已,並不代表公司真正的價值,公司還是要回到正常的估值,我們要用平常心做事。

 

CE:你覺得下一波浪潮是什麼?

 

周鴻禕:我自己感覺,有一個大的機會,他們有人叫互聯網的下半場,或者馬化騰說叫產業互聯網,我可能比較認同馬化騰這個觀點,實際上就是上半場互聯網基本都在做To C的應用,通過互聯網改變每個人的生活;但是到了下半場以後,我覺得現在有幾個關鍵詞,這幾個機會就比較成熟了,我起個名字叫IMABCD。

 

CE:怎麼說?

 

周鴻禕:I就是IoT,就是物聯網;M是行動通訊;A是AI;B是Blockchain,區塊鏈技術;C是Cloud;D是Big Data,大數據。這些技術,我覺得都需要具體的應用場景,而很多傳統產業,恰恰可以利用這些技術,實現轉型和升級,我理解這是產業互聯網的主流。

 

CE:你曾多次提及「大安全」概念,而這其中也包括國家安全。目前國家級戰略會交給民營公司做嗎?

 

周鴻禕:會。360回歸以後,解決了身份問題。我們原來是美國上市公司,大部分股東都是美國投資人;退市以後,現在變成一家純內資的民營公司。解決身份問題以後,我們現在跟國家有很多合作,像現在國家大概70%的部委、80%的銀行,還有很多大的國企的安全都是360來維護的;國家所有的重大的外事政治活動,十九大、金磚會議、一帶一路峰會這些活動的網上安保,都是360來承擔的。

 

我們給國家和部委提供安全解決方案當然還是收費的,但做一些網上安全活動現在是免費的。事實上,在這個領域,360已經是全球最大,更是中國最大,而且真正的網路安全大數據和技術都掌握在360手裡,所以這也是國家比較倚重的。

 

我們雖然是民企,但事實上已經在為國家做很多事情,也在跟國家的利益保持一致。

 

我們覺得,我們也應該是國家隊之一。其實道理是一樣的。總書記講話也講了,企業家也是自己人。未來對民營企業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支持。

 

CE:我發現,和國內其他互聯網企業家相比,你在自己企業中的持股比例應該是最高的。

 

周鴻禕:差不多10來個點。因為有很多投資人、投我們的基金,他是把他的投票權都賦予給我了。因為中國沒有AB股的機制,他們很擔心我的股份少了,是不是來個大股東把我踢出去了,影響公司的穩定,所以他們很多人把投票權賦予給了我,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名義的股票,只有10來個點。大概在我們退市的時候,股東為了獎勵我們,獎勵了我9個點,湊到了20個點,但是我又捐出來10個點,將來作為期權池,獎勵團隊和員工。

 

360在產業裡有個口碑,跟你說的恰恰相反,我們分給團隊、分給這些合夥人、分給高管、分給員工的股份比例在全部互聯網公司裡是最高的。

 

從金剛怒目到慈眉善目

 

CE:360回歸上市後,有媒體報導稱,有些高管出走了,你怎麼看這個現象?

 

周鴻禕:這個不叫出走。有些高管是退休了,有些高管被我們換了,還有些高管,公司支持他們去創業,幾種情況,不一樣。原來我也不太理解,就是說阿里巴巴上市之後也換了一批高管。我們覺得,經過10年的打拼,一個是有很多高管也實現了財務自由,可能不像原來那麼飢餓了,但是你公司要二次創業,首先要保持初心,飢餓的年輕人和不飢餓的中年人還是不太一樣的,所以我們也有不少高管選擇了移民,可能追求家庭的生活;另外,在公司往前走的過程中,我們深感到高管年齡太大也不行。

 

CE:對年齡太大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就是說,40歲算是年紀大嗎?

 

周鴻禕:我覺得過了40歲,中國有很多人,他的思維就比較停滯了,特別是如果再做過一些成功的事,可能有的人就更加地志得意滿,可能經驗主義就會佔主流,但是實際上,今天互聯網變化很快,連馬雲、馬化騰都戰戰兢兢的,都不斷地學習,這個競爭壓力還是很大的,因為人要不斷地進化。但是,不是所有的人到了40歲、50歲還能繼續進化、持續學習。

 

作為互聯網公司,360是為互聯網用戶服務的,但是你想,今天互聯網主流用戶是20歲的人,而管理層實際上早就超過40歲了,大概也不懂什麼叫二次元,比如說,你做市場宣傳,今天正當紅的網紅、年輕人喜歡的偶像是誰?我們一說是劉德華,他們一聽就會笑。可能劉德華對年輕人已經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但是可能在我們心目中,劉德華還是當紅明星。這就是代差。所以我覺得,企業往前走,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甚至有一天,可能我都應該退下來。

 

CE:作為智慧硬體裡面最重要的手機,360手機的發展情況你滿意嗎?有什麼規劃嗎?

 

周鴻禕:我覺得360手機這幾年等於在第二梯隊裡邊,一年幾百萬台的銷量,還有固定的用戶群,但是手機這個最好的黃金時機確實過去了。現在小米、華為確實很強,所以我覺得可能手機未來不會是360的重點。IoT代表了未來。手機在無線互聯網時代是王者,但人們很快將進入到人工智慧和萬物互聯時代,物聯網世界是更大的。所以我覺得應該往前看,永遠要站在現在看未來在哪裡,同時站在未來看現在。這樣你就會知道,今天應該在IoT、在萬物互聯方向去做投入。我覺得未來我們的重點方向肯定不是在手機上。

 

CE:之前網上有篇文章叫《人民想念周鴻禕》,為此你還在個人公號上寫了一封信《致想念我的人民》作為回應。感覺這幾年你很少再參與到現在互聯網企業之間的惡戰了,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

 

周鴻禕:這幾年360做大了以後,確實已經得到了用戶的認可,慢慢跟友商的關係也都改善了,我們也就更多地把注意力、把心思集中到了為用戶提供服務上。

 

同時我們也發現,360,一個做安全的廠商,未來我們有這麼多的黑科技,我們將來要保衛國家,我們要保護社會穩定,我們要給城市提供安全服務,而作為一個安全大師,你還應該穩重一些。如果不是慈眉善目,而是特別衝動,大家可能就覺得你不太像一個安全的守衛者。

 

CE:這是一個人設還是因為歲月的磨礪?

 

周鴻禕:我覺得可能跟時間有關係。沒有刻意地這麼做,因為也經歷了很多事,可能再看的時候就會看得比較淡。原來包括跟一些公司有過口水戰,但是當事情過去很多年再看,所有的恩怨都淡了很多,你最後會發現,沒有哪家企業是靠天天罵人做起來的。羅永浩原來還砸冰箱呢,但是當你做產品的時候,那你還是要更多地傾聽用戶的聲音。人們可能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越來越知道自己的不知道,可能會更加謙虛一些。

 

痛失今日頭條機會

 

CE:過去這麼多年,360有哪一次沒有抓住或者說沒能深刻掌握的機會,讓你覺得比較遺憾的?

 

周鴻禕:說起來,我覺得沒有抓住的機會挺多的。360的一個優點是比較敏銳,很多機會都看到了,甚至比別人更早地發現了,但是可能沒有抓到。這裡面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有時候太貪心,什麼機會都想抓,那必然資源和精力是不夠的。不是有個故事嘛,將軍在上京城的路上,看到兔子就抓,往東邊追,西邊又出來一隻。看到兔子就抓這個思路,肯定是有問題的。

 

第二個,有些機會沒抓到,我覺得是管理上用人不當。一個企業、一個機構能不能抓到機會,跟你的資源是有關係的。及時看到了機會,你不能什麼事都自己幹;但是你沒有合適的人或用錯了人,可能你本來該抓到的機會,反而沒抓到。

 

第三種情況,對機會的選擇、價值觀。比如說,有些機會在剛開始看起來不像機會,我可能有時候靠直覺看到這個機會,但是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個東西賺不到錢,這個東西未必有前途,或者這個東西很簡陋。實際上,我們看真正的顛覆式創新,很多機會剛出來時都不是敲鑼打鼓的。一個機會一出來,BAT都覺得是機會,這種機會往往不是創業者的機會。

 

說起來,如果舉一個例子,今日頭條這個機會,最早是我們提出來的。在360創業的時候,我們能融到幾千萬美金,就提了一個概念,要做新一代的搜索,一種不用搜索的搜索,就是「推薦」。有的時候很多新東西都不知道,我連關鍵詞都不知道怎麼搜呢,是你推薦給我讓我知道這兩年出了什麼事情,這個理念是我們最早提出來的,但是我們並沒有堅持,後來轉去做安全了。

 

做安全也沒問題,後來出來了今日頭條。其實今日頭條剛出來時,一看就知道跟我們的想法非常吻合。當時我們內部發生了爭論,做這件事還是做搜索?當時我們手裡也有瀏覽器。當時內部的討論還是做搜索。

 

這就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做搜索其實是去做一個已有的市場,做已有的市場看得見摸得著,百度的收入在那;但是問題是,我反覆講過那句話,大家沒有真正地理解,我說,顛覆搜索的不是第二個搜索框;顛覆微信的,也不是第二個微信。這個邏輯、這個道理大家都同意,但是真正在決策的時候,你有時候還是忍不住去做一個東西,被證明成功了的會有很大的誘惑。

 

剛開始時內部就有人爭論說,看新聞這事怎麼會有錢呢?反過來我也在想,為什麼很多人錯過了360這個機會?因為360剛開始做查殺流氓軟體業務的時候,可能別人也覺得看不上,也覺得沒有價值、沒有機會;到360做殺毒的時候,大家就覺得不可思議了,沒想到360以一種意想不到的路徑做出來了。

 

回過頭來看,當我們成功了以後,我們就會用一種成功者的思路看、評估。就像你剛才問我怎麼看手機,今天你看手機很大,就像當年的搜索,因為這個市場已經被證明了,但是這個被證明的市場是不是有你的機會?IoT都還看不清楚,這裡面一定會有一些機會,但是這些機會,如果你今天不抓,等到5天以後IoT起來了,你再拍大腿說怎麼我會錯過這個機會,那就沒意思了。

 

我覺得我們當時錯過了今日頭條這個機會;百度也一樣,可能也錯過了這個機會;搜狗我認為也錯過了這個機會。其實理論上講,做搜索的人最應該來做今日頭條這種推薦的東西,而不應該是張一鳴。張一鳴也是做了很多不同的應用,最後才探索出來這個方向。我覺得張一鳴做得還是很好的,我們還是替他感到高興。他透過另外一種方式顛覆了百度,百度忙活了半天,老以為我們搜索是競爭對手,沒想到真正顛覆百度的是今日頭條。

 

反過來也一樣,比如京東和天貓在競爭,天貓和京東的模式很類似,大家就覺得電商沒有做頭了。其實並不是下一個某某商城,反而是一個拼多多,跟他們不一樣的,跑出來了。

 

通過這個例子,我想講的是,當你是個創業者的時候,有的時候你反而會想到,你也做不了太大的事情,你也不敢去競爭,沒有足夠的資源,你會選擇一些屬於側翼戰、偏門的地方,沒準反而讓你找對了地方;而大公司都要考慮營收規模、市場規模、利潤規模,比如往往會盯著已有的市場,反而會錯過這種機會。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周鴻禕:區塊鏈是互聯網下一波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