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M Coin成為熱議焦點,但它到底是什麼?
區塊鏈資訊/當代金融家/姚名睿/張詠晴編譯
2019-03-06 16:39

 

近期,摩根幣(JPM Coin)成為一個熱議焦點。基於摩根大通公布的官方資料,本文對JPM Coin的經濟本質和內涵進行了探討,並結合當前市場對數位穩定代幣的「熱炒」,對數位貨幣的供給模式進行了延伸討論。

 

JPM Coin更多是一種結算幣,而非嚴格意義上的數位穩定代幣,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加密資產。早在2015年7月,花旗集團就宣布在區塊鏈上測試花旗幣(Citicoin),其本質也是一種結算幣。2016年,中國央行數位票據系統試驗曾採用央行數位貨幣進行結算。因此,JPM Coin並非新鮮事物,創新意義和價值有限。某些人「不遺餘力」熱炒JPM Coin,要麼是太不瞭解這些事實,要麼是想為當前低迷的虛擬貨幣市場加一把火。

 

JPM Coin的發行既沒有法幣抵押,也沒有相應的算法規則和穩定機制來實現穩定代幣與法幣的平價錨定,因此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數位穩定代幣,最多是一種結算幣。JPM Coin並非新鮮事物,創新意義和價值有限。市場對JPM Coin的「熱炒」反映了幣圈牛市不再的尷尬,真正意義上的數位貨幣可能將回歸到傳統貨幣的概念框架,即透過央行貨幣和銀行存款的數位化,來解決數位法幣缺失的問題。

 

一種方式是數位穩定代幣模式,數位穩定代幣透過平價錨定銀行存款,進而間接錨定央行貨幣。為維持貨幣鏈條的平價錨定,中央銀行或相關監管部門需要承擔保障平價錨定的監管任務。另一種方式是央行發行央行數位貨幣。但有人擔憂中央銀行可能會面臨極大的服務壓力和成本,尤其是基於帳戶的央行數位貨幣。

 

從貨幣政策視角看,數位穩定代幣模式進一步拉長了貨幣政策傳導路徑,原先從M0到M1、M2的傳導還要延展到數位穩定代幣,增加了央行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而央行直接發行流通於數位世界的央行數位貨幣,則不存在這一缺陷,央行可直接透過央行數位貨幣操作調控數位經濟,因此應優先選擇央行數位貨幣模式。面對私人部門在數位穩定代幣的「頻頻發力」,央行數位貨幣研發的路徑選擇還需理論的探索與實踐的檢驗。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從JPM Coin看央行數字貨幣供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