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報告:173家虛擬貨幣交易及融資平台已「無風險」退出
Apatheticco/張詠晴編譯
2019-11-26 11:35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其中對數位貨幣、Libra、區塊鏈技術,以及虛擬貨幣交易所整治工作,都有提及。

 

報告在介紹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基本情況時指出,傳統金融機構利用科技手段創新發展。比如提高經營效率,開發運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開展智慧投顧業務,在支付清算、信用管理、資產託管等方面,引入區塊鏈技術,借助智慧合約,簡化風險管理,增加透明度。

 

在「國際上金融科技監管的主要做法」部分,報告指出,目前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正嘗試建立分散式清算系統,法國央行正在進行銀行間市場區塊鏈交易模式試點,奧地利央行探索用數據立方模式,來代替傳統的監管數據報送等。

 

此外,報告在專題十「探索完善金融監管框架 促進金融科技健康發展」部分稱,近年來,金融科技發展迅速,無論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創新金融服務,還是對數位貨幣的研發探索,都體現了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趨勢,對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產生深刻影響,平衡好風險和創新的關係,成為全球金融監管面臨的共同課題。

 

從發展趨勢看,近十年來金融科技的發展,一方面突出表現為各種新型支付工具的興起,以互聯網平台和通訊公司為代表的技術類企業,湧入全球金融服務市場;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積極使用自動化和去中心化等技術,提高內部經營效率和金融服務質量。目前,有觀點認為,商業銀行、中央銀行提供的部分金融服務和部分金融基礎設施,未來可能會被新型公司、自動化程式和去中心化網路取代。如近期臉書(Facebook)公司提出關於數位代幣Libra的設想,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同時,報告認為,2018年以來,金融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國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中央確定的思路和舉措,落實攻堅戰各項任務措施,取得積極成效。在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方面,中國國內173家虛擬貨幣交易及代幣發行融資平台,已全部「無風險」退出。根據巴比特查證,這一數據2018年中國《經濟日報》曾有公開報導,此次《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中再度提及該數據。

 

以下為報告綜述:

 

2018年以來,全球經濟政治格局仍處於深度調整過程中,中國經濟金融發展面臨的外部挑戰,明顯增多。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系統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迎難而上、紮實工作,推動宏觀政策有效實 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加強,金融秩序不斷好轉,金融改革開放取得進展,實現了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良好開局,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作出了貢獻。

 

2018年,中國GDP同比增速6.6%,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居於前列;就業形勢保持穩定,通貨膨脹總體溫和,國際收支保持平衡,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在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不確定性上升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難能可貴,不僅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也成為了支撐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充分認識到,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中國經濟中一些長期累積的深層次矛盾逐漸暴露,金融風險易發高發,經濟成長面臨的困難增多。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增速「見頂回落」的可能性增加,全球範圍內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情緒加劇,金融市場對貿易局勢高度敏感,全球流動性狀況的不確定性上升。中國國內方面,金融風險正在呈現一些新的特點和演進趨勢,重點機構和各類非法金融活動的增量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但存量風險仍須進一步化解,金融市場對外部衝擊高度敏感,市場異常波動風險不容忽視。

 

為有效防範化解風險,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要決策部署,提出「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 基本方針。過去的一年中,在中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統一指揮協調下,人 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按照攻堅戰總體要求,針對不同風險分類施策,對威脅金融穩定的重點領域風險,及時「精準拆彈」;對可能持續存在的潛在風險, 採取主動措施進行逐步化解,實現「慢撒氣、軟著陸」;對體制機制性不足, 持續推動監管改革,彌補監管短板;對將來可能顯現的「黑天鵝」和「灰犀牛」風險,強化日常風險監測與評估,做好各類風險處置預案。同時,在風險化解和處置過程中,把握政策節奏和力度,適時預調微調,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有效保障了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平穩運行。

 

透過一年多的集中整治和多措並舉,中國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一是有效穩住了宏觀槓桿率。宏觀上管好貨幣總閘門,微觀上推動企業降槓桿、控制居民槓桿率過快成長、積極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使宏觀槓桿率高速成長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二是平穩有序處置高風險機構。堅持全面依 法依規,果斷對包商銀行實施接管,最大限度地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 益,並堅決打破剛性兌付,強化市場紀律。果斷實施接管發揮了及時「止血」 作用,避免了風險進一步惡化,接管託管工作進展順利,未出現客戶擠兌等群體性事件。三是大力整頓金融秩序。紮實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繼續嚴厲打擊非法集資活動,穩步推進各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穩妥有序壓降存量風險。四是應對金融市場波動風險。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增加流動性供 給,有效平抑市場短期波動,穩妥化解中小銀行局部性、結構性流動性風險。 有序處置民營企業債券違約事件,穩步推進股票質押風險紓解工作。有效應對跨境資本流動衝擊,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五是補齊監管制度短板。推出資管新規及配套實施細則,整治金融市場亂象,影子銀行無序發展風險得到控制。發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相關指引文件,研究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完善金融監管制度。總體來看,中國金融風險由前幾年的快速累積,逐漸轉向高位緩釋,已經暴露的金融風險正得到有序處置,金融市場平穩運行,金融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金融動蕩源和風險點仍在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潛在風險隱憂短時間內難以消除,但中國經濟的韌性仍然較強,居民儲蓄率高,微觀基礎充滿活力,重要金融機構運行穩健,宏觀政策工具充足,監管體制機制健全,防範化解風險經驗豐富,我們完全有能力、有信心、 有條件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面對中國國內外複雜局勢,我們要做的就是時刻保持清醒,把握長期大勢,抓住主要矛盾,善於化危為機,辦好自己的事。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推進改革開放,緊緊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下大力氣做好穩就業、 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各項工作。

 

要推動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進一步提高金融供給對實體經濟的適應性和靈活性。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平衡好穩成長與防風險的關係,壓實各方責任,穩妥處置和化解各類風險隱憂,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最大限度地保護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央行報告:區塊鏈簡化風險管理,增加透明度;173家虛擬貨幣交易及融資平台已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