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區塊鏈的「三圍」是什麼嗎?
夏柱海 / 何渝婷編譯
2018-12-12 13:05

我一個北方的朋友跑到南方安家,我就問他是什麼促使他在北方發展好好的,要跑去南方重新開始?剛開始說是氣候和環境原因,當然也有經濟因素,後來在我們幾個損友的循序誘導下,終於承認,南方美女多,特別是海邊,三圍一覽無余!主要是他覺得自己還年輕,不忍辜負好時光、好身體。

 

當提及「三圍」這詞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沙灘美女,細嚼一番,不禁問自己,區塊鏈也有「三圍」嗎?這麼一想還真是找到了區塊鏈的「三圍」。

 

區塊鏈的「第一圍」是金融,區塊鏈被大眾所知是基於ICO,ICO的金融屬性人人皆知,只不過各種原因,造成了目前的這種局面,但區塊鏈的Token本身是非常有價值的,不僅體現在金融屬性上,Token運用到產品本身,也是安全性的一種保障,也能體現出很大程度上的公平性。

 

區塊鏈的「第二圍」是區塊鏈技術本身,這也是區塊鏈的本質內涵和價值所在。

 

區塊鏈技術是講究民主水平的,能接受的,參與共識,共同接受;一時不能接受的,區塊鏈講究冷處理。但區塊鏈技術對提意見者絕不打擊報復,不認同沒關係,還可以在共識外圍繼續玩耍,只是數據不要求上鏈而已。

 

這些年,人工智慧的概念很紅!人工智慧本質是數據挖掘,並根據數據挖掘結果推導建立數學模型和加以應用,其實和「人工」或「智慧」沒半點關係。區塊鏈的本質也不是透過Token激勵來獲取數據,區塊鏈的本質是透過數學算法等一系列技術組合來保證數據的可信、可靠,以及由可信、可靠而造就的信任關係共識。在這種信任關係建立的共識基礎上,Token激勵的任務是為了完善生態共建,雖然也產生數據,但本質上並不是為了提供數據而設計的,區塊鏈技術改變不了數據的產生和生成,更不會憑空製造數據。

 

區塊鏈的價值體現在對數據所有權歸屬的改變上。原來的數據所有權最終都集中到或歸屬於平台公司。區塊鏈技術的正確應用能讓數據的歸屬權在只隸屬於個人和政府手上,且不再屬於任何其它的第三方的情況下,還能實現數據有效共享,並保護共享數據的隱私和安全。這是區塊鏈技術相比其它技術所帶來質的變革!

 

區塊鏈技術帶來的變革還將體現在商業形式的引導上。引用網上說的:

 

用別人的車子賺錢,滴滴做到了!

用別人的廚藝賺錢,美團做到了!

用別人的產品賺錢,淘寶做到了!

用別人的飛機賺錢,攜程做到了!

用國家的火車賺錢,阿里、12306做到了!

 

其實這些都是消費者為產品概念所支付的溢價,這些產品(或者叫服務?)實際價值要遠低於消費者支付的價格。用別人的資源賺錢,給別人做嫁衣,當然沒有用自己的資源、自己賺錢來得爽。

 

區塊鏈技術信任關係、公開、透明屬性和智慧合約將造就C2C、C2B模式的逐步興起和繁榮,區塊鏈技術在將來一定能帶你實現用自己的資源自己賺錢的目標!

 

區塊鏈的「第三圍」是媒體。媒體如何引導,影響的不僅是區塊鏈產業的發展歷程和走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國家相關法律政策的制定,說是「生」與「死」的抉擇也不為過。所以媒體從業人士應該有基本的技術背景,這樣才能有自己的思考和價值判斷,而不應該是憑一份通稿走天下。區塊鏈十年發展歷程回望,對於區塊鏈的發展走向,我們缺一份真誠的道歉。

 

在家的時候,有時我會陷入沈默,我愛人就會說你怎麼都不理我,其實我不是不理她,只是在家的時候,處在極度放鬆的情形下,容易陷入反思,反思自己當初為什麼這麼幼稚可笑。人處在各個階段都可能會高估自己,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沈澱和反思,現在的累積也許會被將來的自己嘲笑,也讓我明白,不應該只拿自己的歷史做參照,應橫向比較,和大佬比較、和不同的人群比較,而不是抱著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總結自娛自樂。一如區塊鏈,除了「三圍」,很可能還有「四圍」、「五圍」,甚至更多圍。

 

講完了區塊鏈的「三圍」,其實人在關注三圍的時候,肯定也要關心「面貌」。我認為區塊鏈的「面貌」應該是「監管政策」。只有區塊鏈的「面貌」明確了,區塊鏈才能走上廳堂!同樣,還原了區塊鏈的「面貌」,必然會觸發區塊鏈技術需求的井噴。業界也在翹首以盼。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區塊鏈的「三圍」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