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幣真的這麼好?它恐怕無法滿足這些需求
天機閣/張詠晴編譯
2019-01-21 16:29

 

僅僅分析隱私幣的投資收益不是本文的初衷,本文主要探討隱私幣項目存在的根本邏輯,以及對其未來的發展。

 

在開始本文隱私幣的分析之前,我們首先得先明白以下幾個問題:隱私真的是人的需求嗎?區塊鏈真的可以解決隱私問題嗎?隱私幣可以作為支付手段嗎?隱私幣解決的隱私需求,究竟是什麼類型的需求?

 

數據儲存方式的發展,從互聯網早期時代個人PC的硬碟,到區域化電腦中心機房的數據儲存陣列,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被阿里雲、亞馬遜等巨頭高度壟斷的第三方中心化雲端儲存方式。

 

從區塊鏈的技術原理來說是可以保護用戶隱私數據的,但是在性能上能否滿足大規模數據儲存要求還有待時間檢驗。比如將隱私訊息記錄在鏈上,依靠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所有的區塊鏈算力進行記錄維護。

 

但是區塊鏈的區塊儲存的數據量非常有限,目前而言僅能儲存價值最大的一小部分數據。未來結合IPFS分散式儲存技術,作為數據的擁有者不但可以享受到廉價、安全、可靠的分散式儲存服務,而且數據的開放權限都由用戶個人的私鑰管控。

 

隱私幣具有支付功能,但絕不能作為大範圍的支付手段

 

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巨大,無法作為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此外還有記帳效率低、能源浪費等問題。而在通脹方面,則問題更加顯著,不管是總量恆定的比特幣,還是之後發展的很多線性通脹和非線性通脹的加密貨幣,都走進了「形而上學禁閉」的陷阱,即依靠一種靜止不變、或者以某數學公式來簡單、人為地製造線性、非線性的溫和通脹和通縮的貨幣政策,顯然無法滿足複雜多變的經濟社會。

 

同樣,隱私幣作為加密貨幣的一員,無法避免上述問題。而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通縮比較好、無限通脹不好的特性,也僅僅是從投資或者投機的角度來考慮,人們對其有增值的預期。

 

但是只要有小範圍的共識,能夠得到一個社群的認可,便能履行其支付功能,因此,和比特幣類似的是,隱私幣的宿命很可能也只是商圈幣,即在小範圍商圈流通、滿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商圈幣。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隱私幣的「危」與「機」:隱私幣能作為大範圍的支付手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