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確認10億難民的身份!微軟ION從人文與科技的交會點出發
碳鏈價值/作者:王澤龍/編輯:碳14/張詠晴編譯
2019-05-29 17:49

 

「隨著數據洩露和身份盜竊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頻繁,用戶需要一種方法來保護他們的身份資訊。經過測試去中心化儲存系統、共識協議、區塊鏈,以及一系列新興標準,我們相信區塊鏈技術及相關協議是創建DID的不二之選......」_微軟身份部門主管Ankur Pate

 

微軟最快將於今年內發布去中心化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ty,以下簡稱DID)方案,其代號為ION (Identity Overlay Network)。繼Facebook的Libra穩定幣曝光後,又有一家科技巨頭的區塊鏈項目的完整計劃正式浮出水面。

 

與Facebook迫於監管壓力、業務瓶頸亟需探索轉型的無奈意味相比,微軟DID這一方案的故事,多少有些許溫情的味道。當然,在充滿人文關懷的溫情故事之下,微軟瞄準全球身份市場的野心不可小覷。

 

從人文與科技的交會點出發

 

曝屍土耳其海灘的敘利亞男孩 | 來源:Nilüfer Demir via DHA

 

上圖中的男孩叫做Aylan Kurdi。由於敘利亞內戰,為了安生,他隨父母從母國偷渡去希臘,但不幸在途中的土耳其身亡。他是不幸的,幼小年紀遭遇人間煉獄;然而他又是幸運的,逝者可安息,生者卻依然要痛苦地活著。

 

類似這個小男孩的大量人類,由於沒有一個「合法的身份」,無法享受最基礎的醫療、教育、居住等服務。聯合國2017年的統計數據表明,這樣沒有「合法身份」的人數高達11億,約為人類總數的1/6多。

 

2017年夏季,微軟和Accenture、Avanade兩家企業,在聯合國向聽眾展現了一個基於區塊鏈的數據庫系統原型,其運轉在微軟的Azure雲端服務平台。憑借這一數據庫,多方能夠共享相同的數據,同時它具有高度的機密性與安全性(with an "extremely high level" of confidentiality and security)。

 

彼時該原型的推出,是為了支持一個名為ID2020的項目,後者致力於減少那些因身份不明,而無法獲取最基礎的生活服務的人群的數量,這正是如今即將出世的微軟DID方案之濫觴。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Flippo Grandi,在2017年10月評價微軟的這一方案時說道:「這將加強問責制,並促進難民和服務提供者之間的雙向溝通。它還有助於預防和減少無國籍狀態」。

 

大約在展示該原型的同一段時間,微軟還以創始成員的身份,與IBM、Hyperledger、Accenture等機構、項目,共同成立了去中心化身份基金會(Decentralized Identity Foundation,以下簡稱DIF)。

 

該基金會的成立,標誌著微軟建制化探索去中心化身份方案的開端,也為其昇華之路打開了大門:不僅要用科技之劍為難民抵禦戰爭,也要用科技之犁普惠廣大普通用戶。

 

2018年2月,微軟發布了一則名為《去中心化數位身份與區塊鏈:我們眼中的未來》(《Decentralized digital identities and Blockchain : The future as we see it》)的公告,第一次系統性地闡述了其眼中區塊鏈之於數位身份的價值。

 

微軟特別指出區塊鏈技術使用戶能夠在分散式帳本上,持有去中心化的身份(DID),他們由此獲得對個人數據更多的控制權,而非讓後者被無數App和服務控制。

 

微軟的身份部門項目主管Ankur Patel,當時在公告中寫道:「隨著數據洩露和身份盜竊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頻繁,用戶需要一種方法來保護他們的身份資訊。經過測試去中心化儲存系統、共識協議、區塊鏈,以及一系列新興標準,我們相信區塊鏈技術及相關協議是創建DID的不二之選......」

 

組織機制、研究成果、現實測試等條件完備後,微軟DID方案的發布便也水到渠成了。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誰來確認10億難民的身份?一文看懂微軟去中心化身份項目D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