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地政府對加密市場進行審查,日本企業正在深入該產業
區塊鏈鉛筆Blockchain / 何渝婷編譯
2019-03-11 10:30

今年年初對日本加密生態意義尤為重大。首先,日本中央銀行(BoJ)發布了一項關於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s)在當前貨幣體系中作用的研究。去年,該國官員對這個話題進行了廣泛討論。

 

其次,主要的國內貿易公司和投資銀行丸紅株式會社和大和證券集團,報告了與區塊鏈相關的業務進展。最後,當地銀行業巨頭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Financial Group)宣布推出自己的穩定幣。

 

日本是否會發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至今未明

 

考慮到加密貨幣在日本被視為合法的支付手段(儘管它們未被當作「法定貨幣」),日本當局對引入CBDC猶豫不決的態度,令人相當驚訝。

 

CBDC—就像比特幣和山寨幣一樣也是虛擬貨幣。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由聯邦監管機構發行和控制。因此,與許多數位資產不同,CBDC不是去中心化的。基本上,儘管是數位形式,它們代表了法定貨幣。每個CBDC都可以等同於作為同等價值的紙幣的數位形式,同時採用了分散式帳本技術。

 

因此,如果央行決定發行CBDC,它不僅會成為其監管機構,也會成為帳戶持有人,因為人們必須透過該銀行儲存和獲取其數位貨幣。 這使得發行CBDC的中央銀行相當於私人銀行。

 

CBDC可被視為中央銀行對加密貨幣日益普及採取的應對措施,其去中心化的設計繞過了監管機構的職權範圍。反過來,聯邦政府發行的貨幣旨在獲取一些加密貨幣的主要特徵—即便利性和安全性,並將它們與傳統銀行系統經過驗證的屬性相結合,在傳統系統中貨幣流通是受到監管且由儲備支持的。

 

直至此時,日本央行曾兩次公開批評CBDC的概念。首先,在2018年4月,其副行長Masayoshi Amamiya宣布這些貨幣可能對現有的金融體系產生負面影響。具體而言,他表達了對承擔私人銀行職能的擔憂:「發行一般用途的中央銀行數位貨幣,可能類似於允許家庭和公司直接在中央銀行開戶。這可能對上述雙層貨幣體系,和私人銀行的金融中介業務產生巨大影響。」

 

然後,10月20日,Masamioshi Amamiya對CBDC的有效性表示懷疑,並表示日本央行不會在不久的將來發行數位貨幣。

 

具體來說,Amamiya對一項理論作出回應,該理論認為CBDC可以幫助政府克服「零下限」— 即利率降至零且央行失去刺激經濟的能力。根據這種理論,CBDC將使中央銀行能夠從個人和公司收取更多的存款利息,從而激勵他們花錢並激活金融體系。

 

這位副行長對這一理論提出質疑,聲稱對中央銀行發行的數位貨幣收取利息,只有在央行完全從當地經濟中消除實物資金時才有效。否則,公眾仍將繼續將數位貨幣兌換成現金,以避免支付利息。

 

Amamiya補充說,日本取消法定貨幣「不是我們作為中央銀行會做的選擇」,因為現金是日本的主流支付方式。事實上,日本社會仍然以現金為基礎,據報導,大約65%的交易是用紙幣進行的(這是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兩倍以上)。

 

 

日本央行副行長繼續強調稱,日本央行不打算創建可以被公眾廣泛用於結算和支付目的的CBDC。他指出,由於加密資產往往與投機性投資有關,且無法成為穩定的支付手段,因此從現有主權貨幣向銀行發行的加密貨幣轉變似乎存在「相當高的障礙」。

 

此外,央行在2月19日發布的報告中審查了CBDC在當前貨幣體系中的作用。該文件由東京大學和日本央行的代表撰寫。

 

該報告將可能的CBDC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公眾可以獲取並在日常交易中代替紙幣的數位貨幣,另一類則僅限於大宗交易的結算。

 

有趣的是,在解釋後一種CBDC不會為貨幣體系帶來許多新功能之後—因為它已經被數位化,報告的大部分內容都集中在第一類。該報告強調,DLT可以被應用此類基於代幣的CBDC。

 

該工作文件指出,基於區塊鏈的CBDC可能會降低其用戶的匿名性,因為無法追蹤現金流,因此可能被用於犯罪活動。在這裡,作者引用了中國人民銀行(PBoC)的例子,早在2016年,該銀行就曾宣布計劃發行數位貨幣以遏制逃稅。

 

值得注意的是,該文件並不一定代表了日本央行的官方觀點,而是為了激發對該主題的進一步討論而發表,這表明日本官員並沒有放棄發行CBDC的想法。

 

日本金融廳繼續對當地加密產業進行審查

 

眾所周知,作為日本的國家金融監管機構,日本金融廳嚴格控制著當地的數位資產交易。這沒什麼好奇怪的,鑒於該國發生了歷史上最大的兩起駭客攻擊事件:即去年發生的價值5.32億美元被盜的Coincheck駭客事件,以及臭名昭著的東京Mt.Gox交易所崩潰事件。

 

在這些安全漏洞之後,該監管機構引入了許多預防措施,包括對交易所辦公室的現場檢查和強制性風險管理系統報告。

 

根據日本2017年4月修訂的「支付服務法」,該國的所有數位貨幣交易所都必須在FSA註冊。該機構已向最合規的從業者頒發了許可。目前,日本市場交易所有17個代表平台:Money Partners、Liquid(以前稱為Quoine)、Bitflyer、BitBank、SBI虛擬貨幣、GMO硬幣、Btcbox、Bitpoint、Fisco虛擬貨幣、Zaif、東京比特幣交易所、Bit Arg東京交易所、FTT公司、Xtheta公司、Huobi、Coincheck。

 

Coincheck最近才獲得了許可,距離其遭遇大型駭客攻擊已經過了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該機構的嚴格監管促使一些主要參與者退出了日本市場。因此,儘管全球最大的加密交易所之一Binance,曾在該國開設辦事處,在2018年3月日本監管機構發出警告後,轉移到了馬爾他—這個以對加密貨幣友好態度聞名的國家。當地社群應用程式Line也決定在推出其加密貨幣交易所之前排除國內市場,理由同樣是當地監管法規上的困難。

 

然而,FSA的嚴重程度並沒有嚇跑所有人。據報導,多達190家交易所正在等待該機構批准進入當地市場。也許最值得注意的例子是美國的Coinbase,該公司過去對日本的加密監管環境做出了積極的評價,並表示FSA對安全的高度關注「對我們有利。」鑒於Coinbase最初計劃建立其在2018年日本經營,該金融機構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的某個時候批准或拒絕其申請。

 

然而,FSA的嚴苛態度並沒有嚇跑所有人。據報導,多達190家交易所正在等待該機構批准進入當地市場。也許最值得注意的例子是美國的Coinbase,該公司過去對日本的加密監管環境做出了積極的評價,並表示FSA對安全的高度關注「是有利的」。鑒於Coinbase最初計劃在2018年內展開在日本的業務,該金融機構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批准或拒絕其申請。

 

此外,互聯網巨頭雅虎的日本分支機構據稱,將於2019年4月或之後開設自己的加密交易所。其他可能在日本開設加密交易所的公司包括日本國內最大的銀行三菱UFJ金融集團,和一家著名財務管理應用程式背後的公司Money Forward。

 

2018年12月,FSA發布了一份報告草案,介紹了該國加密貨幣和ICO的新監管框架。其中,該機構繼續加強了對本地加密交易所的安全要求,重點是私鑰管理等。此外,FSA還敦促交易所加入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協會(JVCEA),這是一個由國內產業參與者組成的自我監管機構。該金融監管機構表示ICO未來可能會受到證券相關法規監管。事實上,此前,當地媒體報導該機構將推出新的ICO法規,以保護投資者免受詐欺。

 

FSA未來可能的後續步驟之一是規範申請投資加密貨幣但未註冊的公司。根據Cointelegraph日本的說法,該國現有的監管框架存在漏洞,允許身份不明的公司以加密貨幣而非法定貨幣收取資金,從而停留在灰色地帶。該監管機構計劃制止這一現象。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從穩定幣到區塊鏈試點:隨著當地政府對加密市場進行審查 日本企業正在深入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