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大區塊」的實驗之路
藍狐筆記/Lucas Nuzzi/Leo/張詠晴編譯
2019-01-04 17:05

 

大區塊相關的提案包辦了近兩年比特幣的最大爭議。從Segwit2x到BCH,再到BCH ABC 和SV,都有自己的路徑偏好。那麼,大區塊實現未來會走向何處?它會一統江湖?還是共存共榮?還是layer2勝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不同的道路都有自己的鐵粉,有自己的堅信,有自己的社群,最終來說,所有勝利的喜悅或失敗的苦澀都來自於當初自己的選擇,來自自己的認知,以及伴隨而來的,曾經堅信的那個東西。也許不用太多年,就可以看出端倪。這是一個爭議極大的問題,大家怎麼看呢?

 

在比特幣十年的歷史中,提升區塊大小的相關提議有很多。即使這些提議都沒被採納,關於區塊大小的辯論依然是最具爭議、最具分裂性、最讓人心累的問題之一。如今,BCH創建一年多,還有圍繞ABC/SV的分叉衝突,權衡利弊也日益清楚。

 

本文會提供增加區塊大小的歷史背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有顯著支持者,此外這個持續的問題引發兩次分叉。之後,我透過分析BCH的歷史及它採用的技術,來對這些提案提出不同意見。最後,我提出這個論點:在沒有區塊獎勵之時,有限的區塊空間對維持比特幣安全模型和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貨幣基礎至關重要。下面先簡單介紹歷史背景:

 

第一次區塊大戰

 

產生區塊大小爭議的一個促成因素是在比特幣的第一次迭代中,區塊沒有明確限制。中本聰透過一系列的隱藏提交,於2010年9月增加了比特幣1MB的上限,該隱藏提交引入MAX_BLOCK_SIZE變量。

 

在此之前,區塊在技術上有大約500-750kb的軟頂限制。有鑒於當時交易量小且其他功能優先級更高,區塊大小並不是比特幣早期歷史上的爭議話題。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加入,同時開始考慮比特幣大規模採用面臨的技術挑戰,從這時起,關於擴展性的討論不時出現。

 

在中本聰推出1MB區塊大小限制不到一個月,第一個增加區塊大小的提議出現了。2010年10月,比特幣最早期的開發者之一Jeff Garzik提出把區塊大小增加7倍(7MB)的建議。大多數早期技術實施提案在成為正式的比特幣改進提案(BIP)之前,一般會先在BitcoinTalk.org上發文。

 

在這篇貼文上,Garzik認為「比特幣應該至少能達到Paypal的平均交易率」,並把它作為建議提出的理由。中本聰是最早回覆該貼文的人之一,他警告Garzik不要實施該擴容提案,因為「它會讓你跟網路不相容,對你無益。」

 

後來的討論顯示,中本聰並不完全反對擴容。然而,當提及潛在實施時,他暗示這種變化必須逐步推出。在一篇短文中,他表示,當舊的比特幣客戶端在網路中成為少數時,區塊擴容可看作是「未來版本」,從而阻止分叉。

 

兩個月後,中本聰在BitcoinTalk.org上發表最後一篇貼文後消失。有鑒於客戶端層面要完成的工作量,開發者們在接下來的幾年主要把精力放在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區塊的潛在實施並不是當時的優先要務。

 

三年後,也即是在2013年,當絲綢之路和Satoshi Dice等服務讓鏈上交易增加時,可擴展性的話題再次浮出水面。正當關於可擴展方案的辯論被重新點燃時,絲綢之路的關閉以及緊接著Mt.Gox事件的爆發,讓大區塊提議沒有進入正式提案。

 

比特幣價格崩潰,2014一整年都處於熊市。儘管如此,鏈上交易的數量還是幾乎翻了一倍,這導致交易費用的增加。到2015年初,交易量達到當時的歷史最高水平,區塊大小的爭議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然而,這次並沒有像之前一樣「曇花一現」,它在接下來的三年一直都是焦點。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比特幣大區塊的實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