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2.0 VS Polkadot,投資者該選擇Vitalik還是Gavin Wood?
灑脫喜/張詠晴編譯
2019-11-19 17:55

 

2020年第一季,備受關注的公鏈項目Polkadot,將上線其主網,而公鏈領域的領頭羊以太坊,也將在同一時期,迎來其2.0平台的phase 0,而這兩大平台背後的主導者Gavin Wood和Vitalik Buterin,這對曾一起戰鬥過的好基友,也將迎來首次正面交鋒。

 

在相似性方面,以太坊和Polkadot(波卡),都旨在為開發者們提供一個可創建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平台,這兩個平台都包含了智慧合約功能,而以太坊2.0和Polkadot,都在追求基於並行執行的擴展策略。

 

在以太坊2.0中,每個執行線程都被稱為一個分片,而在Polkadot(波卡)當中,則被稱為一個平行鏈(parachain)或平行線程。另外,以太坊2.0和Polkadot(波卡),都將使用Wasm虛擬機作為底層技術,來驅動鏈邏輯和狀態轉換。

 

然而,以太坊和Polkadot(波卡)之間也有著很多重要的區別。

 

最大的區別之一是設計目標。以太坊的目標是成為分散式金融和智慧合約執行平台,而Polkadot(波卡)的願景,是幫助人們構建整個區塊鏈,並實現鏈與鏈的相互集成(也就是跨鏈)。

 

這裡總結一下它們的關鍵區別:

 

7

 

以太坊平台:規模優勢巨大,面臨的可擴展性問題將由以太坊2.0 負責解決

 

以太坊的主要優勢在於其龐大而成熟的開發者、用戶和企業生態系統,包括豐富的開發者工具、教程等,它已經從這個生態系統中獲得了顯著的網路效應,使其成為當前開發者們首選的智慧合約平台。在很多情況下,以太坊標準(如ERC-20)已成為了產業標準。

 

另外,以太坊網路的價值同樣是具有統治力的,其底層以太幣(ETH)為網路提供了高度的經濟安全。當前,DeFi是加密貨幣產業中最受開發者關注的領域之一,而一些突出的DeFi應用,均建立在了以太坊平台上,這利用了不同以太坊智慧合約之間的可組合性,這些合約可在為以太坊1.0提供動力的單一以太坊虛擬機中相互調用。

 

而以太坊平台面臨的關鍵挑戰便是可擴展性,另一個挑戰是在平台上運行智慧合約所需的gas成本。而以太坊2.0的目標,就是解決所有這些可擴展性問題,但它是一個多年的路線圖計劃,也將伴隨著執行風險。目前,大部分的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能量,會轉移到以太坊2.0平台。

 

Polkadot:建立在一個靈活的框架上,但它是新的和未經證實的

 

Polkadot的強大之處在於它的Substrate,這是一個用於創建Polkadot兼容區塊鏈的開發框架,而Polkadot本身就是使用Substrate構建的。

 

這就大大減少了創建新區塊鏈所需的時間、精力和資金。

 

與以太坊等智慧合約平台相比,Substrate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畫布,來進行實驗。它允許完全控制區塊鏈的底層儲存、共識、經濟性和狀態轉換規則,而這些通常在標準智慧合約平台上是無法修改的。

 

Polkadot的設計,允許在其網路中共享安全,這是它的另外一個優勢。而共享安全有兩個主要好處。

 

首先,它透過從中繼鏈提供安全即服務,來減輕平行鏈構建者的負擔。這與其他網路(如Cosmos)採取的方法不同,在Cosmos中,每個zone都對自己的安全負全責。這種共享的安全簡化降低了構建器的摩擦,簡化了啟動新平行鏈的過程。第二,共享安全為平行鏈之間的對話,提供了一個框架,這最終允許平行鏈實現專門化的功能。而Polkadot 面臨的三大挑戰便是:接受度、接受度,還是接受度。

 

目前,以太坊在所有面向開發人員的公鏈平台中,佔據著主導地位,除此之外,很多具有競爭力的新公鏈平台也即將上線,它們都希望與以太坊競爭。對於Polkadot來說,真正的挑戰是獲得足夠的關注度,並建立起生態系統和開發人員社群,使其體系結構的網路效應開始發揮作用。

 

如何在兩個平台之間進行選擇?

 

如果你是一名開發者,並且正在為自己的DApp而研究這兩個平台,那麼這篇文章提供的只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比較。

 

如果你的應用對交易吞吐量沒有特別大的需求,並且在gas費用方面,你可以負擔得起,那麼在選擇在以太坊平台上進行構建,將是一個安全的選擇,並且以太坊的開發,通常要比Polkadot要簡單。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應用對交易吞吐量要求較高,或者如果你希望完全控制應用運行的環境、狀態轉換函數、儲存和經濟性,或者你有跨鏈需求,那麼Polkadot則會是相對更適合的選擇。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以太坊2.0 VS Polkadot,選擇Vitalik還是Gavin 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