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壞消息頻傳,加密貨幣交易所還有戲嗎?
小蔥區塊鏈/張詠晴編譯
2019-08-20 17:30

 

東亞三國曾被認為是加密貨幣的淘金地,但現在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壞消息卻頻發,這折射出的問題不容小覷。

 

猶如一團烏雲,東亞加密貨幣市場的前景,隨著最近幾條壞消息而更具不確定性,這使得幣圈重要的參與者——東亞投資者承受了更多壓力。

 

中日韓作為東亞加密貨幣市場的三股最強音,目前音量似乎有些微弱,特別在交易所領域,可謂寒氣逼人。

 

加密貨幣交易所還有戲嗎?

 

加密貨幣交易所關閉不僅是「交易量下降的自然結果」,也是受到「監管問題和商業決策」的影響。

 

幣圈交易量下降,被分析人士歸因於山寨幣的沒落。「大多數山寨幣停滯不前」成為市場常態;比特幣的主導地位越來越強(佔市佔率65%以上);讓炒幣的人可炒作的目標越來越侷限。

 

華爾街金融分析師 Max Keiser 近期接受採訪時表示,比特幣市場將穩定,並最終從價值儲存轉變為交易媒介,而山寨幣市場永遠不會再回來。

 

一張由分析師 Willy Woo 創建的圖表,捕捉到比特幣在過去七個月中的絕對主導地位。該圖表追蹤按BTC價格計算的山寨幣價格。大趨勢顯示,山寨幣價格相對於比特幣暴跌。特別是在2019年4月,整個山寨幣市場在比特幣飆升的那一刻開始下滑。交易者似乎從山寨幣中取出錢,轉而分配給比特幣。

 

 

此外,監管問題也對幣圈經濟造成影響。與從前處於灰色地帶的加密貨幣不同,現在各國對其監管有愈演愈烈之勢。 6月30日,在與G20同期同地舉辦的V20首腦會議上,加密貨幣產業代表與監管部門同意,就虛擬貨幣服務提供商(VASP)建立一個國際監管機構。這也意味著,有形的手確定將伸入加密貨幣領域。

 

在美國,Bitfinex正與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持續進行「末日審判」,關於管轄權、證券詐欺打起持久戰;在日本,經日本金融廳認可的加密貨幣產業自主監管組織——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協會(JVCEA)向其全體成員企業發出「關於加密貨幣安全管理的自檢清單」,要求成員企業以此為依據進行自主檢查;在香港,反收購新政推出,區塊鏈企業借殼之路再起波瀾,礦機三巨頭——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已成前車之鑑,後繼之師——OK、火幣的借殼之路,未來顯然更要看監管的臉色了。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中日韓三國交易所同日遇寒?背後的原因可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