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挖礦對環境有害?你該看看這篇文章
藍狐筆記/張詠晴編譯
2019-04-09 10:29

 

比特幣和區塊鏈具有很強的社群屬性,同樣,對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理解也多種多樣。不同的路線和想法都有它存在的土壤。正是不同的路線和想法相互激盪才會產生新東西。本文偏向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生態,所以其觀點會有自己的偏好。而作為加密世界的投資者和開發者們,可以兼容並包,但一定要逐步形成自己的產業判斷。

 

在過去的幾年裡,人們對比特幣、以太坊、加密貨幣和區塊鏈談論得如此之多,以至於幾乎分不清事實和觀點,亦或兩者兼而有之。區塊鏈產業發展迅速且一直在變,風險如此之多,我們仍然試圖在參與其中的眾多全球參與者之間建立一種共同的理解。

 

此外,在數位媒體特別是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媒體領域,有一種追求轟動效應的趨勢,這使得對重要問題細緻入微的理解變得更為困難。

 

隨著構建區塊鏈未來基礎設施的團隊,朝著加密貨幣的春天行進,而且區塊鏈開發下一階段的工作清晰可見,區塊鏈的「青蔥歲月」中遺留下來的一些謬論值得我們去糾正。有些觀點是大眾持有的,另一些則是加密貨幣領域內傳遞的。以下是目前關於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幾個最大的誤解,以及正在發生的一些事情證明了它們是錯誤的。

 

加密貨幣挖礦對環境有害

 

現在,你已經熟悉了在討論區塊鏈或加密貨幣時經常出現的一種流行說法:透過工作量證明算法開採比特幣會比新興經濟體消耗更多的能源,並且正導致地球環境的惡化。

 

這些幸災樂禍的評論只有一個問題:所有這些危言聳聽的報導所依據的數據,都被一位道德可疑的孤獨部落格主刪減了,他估算了自己的數量,扭曲了自己的方法,完全忽視了問題的基本方面。

 

Robert Sharratt在Hackernoon的一篇深度文章中指出,你最信任的新聞來源是如何在一次出色的刪節中得出這條消息的_「有關比特幣環境破壞的報導純屬垃圾。」這是必讀。

 

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的一份報告,甚至確定了65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有助於保護地球和環境。像Bounty for Basura 這樣的項目正在用區塊鏈創建永續發展的新模式。隨著以太坊的發展繼續朝著一種比目前主導區塊鏈技術的工作量證明更節能、更環保的權益證明的模式(Proof-of-Stake)發展,我們正朝著減輕這一問題的未來邁進。

 

比特幣是加密貨幣是區塊鏈

 

如果你正在讀這篇文章,很有可能你已經向別人解釋過你對區塊鏈技術的興趣,結果回應你的只是一個茫然的眼神,直到你說出比特幣。儘管趨勢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快速發展,但許多人仍然將區塊鏈等同於加密貨幣,加密貨幣等同於比特幣。

 

然而,與其他代幣相比,比特幣的當前市場主導地位是50%左右的比例,曾經歷史上的大多數時間接近100%,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從85%降下來,但也高於33%的最低點。儘管2017年的加密貨幣狂熱已經明顯減弱,但它為全球代幣生態系統奠定了基礎,證明了加密貨幣不僅僅是比特幣。

 

很顯然,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只是區塊鏈漫長發展歷程中的第一階段,像以太坊這樣的可編程智慧合約和分散式應用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最近的報告顯示,以太坊的全球開發者基礎人員_基礎設施、解決方案、DApp和網路協議的建設團隊_是比特幣的兩倍多(保守估計)。

 

查看一下科技界最偉大人物的演講,你會發現他們的觀點都是一樣的:擁有最多開發者的項目和行業會得到最好的結果。這就是整合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金融、企業解決方案、遊戲和媒體等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的原因。

 

自2013年以來比特幣市場的主導力量,發現趨勢了嗎?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關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6大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