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眾生相】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楊岳平: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是台灣發展DeFi項目的劣勢!
採訪撰文:張詠晴
2020-12-16 20:15

「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是台灣發展DeFi項目的劣勢!」楊岳平強調,我國監管機關向來習慣先觀望他國因應新科技的態度,再來做下一步行動,然而新創業者在面對這種法規的不安定感時,容易綁手綁腳,深怕踩到紅線而不敢做大幅創新。

2019年就已經初露頭角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概念,自2020年6月起開始大鳴大放,由Compound帶起的流動性挖礦風潮,使得上千個DeFi項目湧現,各式公鏈開始爭奇鬥豔,鏈上鎖倉量、交易量頻創新高。

與此同時,DeFi巨星Yearn Finance也正透過多個合併案,迅速擴張自己的聯盟,開始在DeFi生態系中構建自己的領域。

不過在DeFi項目蓬勃發展之時,各式各樣「食物幣」誕生、代幣暴漲、非理性的年利率出現,隨著猶如以往ICO(首次代幣發行)的「暴富神話」又在實現,DeFi到底會不會重蹈首次代幣發行覆轍,重演泡沫化的歷史?

「當年的ICO和如今的DeFi,同樣都在相對低度,甚至沒有監管規範的環境下,在推動金融活動。」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楊岳平表示,雖然他個人傾向於將ICO與DeFi獨立開來看待,但不可否認,在這兩個風潮中,確實都出現了運用金融市場資訊不對稱,去謀取利益的人,也帶來了詐欺、消費者保護等風險,從而促使泡沫產生。

而最後當泡沫消失,DeFi究竟能否挑戰傳統金融,就取決於DeFi項目本身有沒有辦法從內部透過治理模式控制風險,以及用什麼方法來面對外部的監管控制風險。

不過楊岳平認為,DeFi的崛起並不會侵蝕到傳統金融市場,而是補充了傳統金融服務無法提供的部分,「可以說DeFi是找到了一個現在金融服務的缺口!」

因著人們對於去中介金融服務的需求,DeFi在金融本質下誕生,運用不同技術控制金融風險,但同時,也創造了新的金融風險。

歸根結底,DeFi帶來的最大改變,或許根本不在於人們對金融服務提供方式的重新適應,不在於人們該如何界定誰才是真正的服務提供者,而在於人們對於監管新金融活動的想像!

監管單位可能從這三個方向介入監管

楊岳平認為,縱然目前全球監管機關還不知道怎麼定義DeFi,未來仍有可能從DeFi的這三個方向做監管。

首當其衝的是DeFi項目大多都具備的,以存款、債權工具概念組成的「資金池」。雖然其吸收標的並非新台幣或美金,而是穩定幣,但在處理穩定幣過程中,涉及一定程度的匯兌支付甚至存款業務。而是不是要將此歸入銀行業務範疇,取決於主管機關一念之間,倘若主管機關決定納管,對於DeFi來說,將會是非常沈重的一件事。

第二部分則是針對DeFi項目發行的治理代幣,雖然治理代幣表面上主打的是分權、去中心概念,但實則具備能投票、能分潤的投資契約功能。主管機關未來有可能也會參照美國使用豪伊測試(Howey Test)對The DAO的認定,將治理代幣歸類為有價證券。

另一部分則是,許多DeFi項目正進行放貸業務,但台灣目前仍未有明確法規,來監管新創公司進行借貸、放款事宜,因此這也許會是下一個監管單位介入的領域。

台灣DeFi項目要成功的唯一選項:跨足國際!

「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是台灣發展DeFi項目的劣勢!」楊岳平強調,我國監管機關向來習慣先觀望他國因應新科技的態度,再來做下一步行動,然而新創業者在面對這種法規的不安定感時,容易綁手綁腳,深怕踩到紅線而不敢做大幅創新。

另外台灣金融市場規模不大,若只做繁體中文業務,能吸引的客群以及得到的回饋有限,因此楊岳平建議,新創公司既然已經花費心力在開發DeFi產品上,在監管還未確定前,可以先到世界各國闖蕩,開發更大的市場。

楊岳平同時提醒,要讓整個DeFi產業能共榮,各個項目的治理及自律、智慧合約的撰寫及審核等,將會變得至關重要,因為只要有一舞弊事件出現,那麼如今暫時默不做聲的政府監管單位,勢必不會再放任這個新興金融市場自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