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上中國?G7積極合作 欲共同推進央行數位貨幣
區塊鏈資訊 /張詠晴編譯
2020-07-28 13:55

最近據日本媒體報導,日美歐等七國集團(G7)正在積極推進央行數位貨幣(CBDC)方面的合作,擬協調於8月底到9月上旬,在美國舉行的G7峰會首腦會議上進行討論。

本次會議預計將針對中國央行正在試點中的DCEP展開重點討論,而美國的態度將使得本次討論的政治性極大增強,值得各方關注。實際上,在疫情發生前,歐盟、英國、加拿大、日本、瑞士等國家央行,已計劃開展數位貨幣的知識分享和監管協調工作。隨著疫情後中美競爭的不斷升級,美國的參與使得央行數位貨幣領域的對抗性意味增強。

央行數位貨幣是主權貨幣的電子化形式,它本質上並非一種新型幣種,但是相對於傳統的紙幣,融合了先進的數位化技術,在可追溯性、便利性和安全性方面有極大的提高,可以說是融合發行技術和支付技術的一次重大進步,是未來貨幣體系演化的主要方向。迄今為止,中國的央行數位貨幣DCEP已經在實踐方面走在全球前列,開始在深圳、蘇州等地開展小範圍試點,主要應用於小額零售交易的場景。當前中國的數位貨幣主要是定位於國內的小額零售金融領域,服務於金融體系的數位化升級,尚不具備支持人民幣國際化的能力。但是這一實踐仍然被歐美日國家過度解讀,賦予較多政治內涵,可以預見,未來很難避免成為美國等國家重點針對的目標。

G7近期活動主要是關於數位貨幣的知識分享和案例研究,尚未觸及到深層次的監管體系合作。短期之內,全球各大央行也很難形成統一的數位貨幣發行體系,因為數位貨幣的發行除了涉及貨幣主權的問題之外,又增加了個人資訊隱私保護等複雜的因素,並非簡單的貨幣互認。數位貨幣在匿名性和可監管性之間的平衡,將是各國央行爭論的焦點問題,也是影響數位貨幣跨境流通的最大難題。由於美國、歐盟、英國和日本等均在開發自主的數位貨幣技術體系,且對個人資訊保護的程度存在顯著差異,不同的體系之間如何互聯互通,如何突破個人隱私資訊保護的鴻溝,短期之內恐難達成一致。

但是從長期來看,央行數位貨幣的發行,很可能會引致新一輪大國數位貨幣競賽。數位貨幣的背後,是支付技術和監管科技的競爭。美國由於擁有Facebook等全球性的互聯網企業,因此在市場爭奪上具有更強的稟賦資源。除此之外,在全球數位貨幣監管體系的話語權也非常重要,能否參與到早期的數位貨幣監管規則的制定,對於推進數位貨幣國際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可以預見,在美國等的針對下,中國的數位貨幣面臨的國際輿論壓力也將越來越大。

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應對:第一,避免過度解讀,尤其是前段時間中國國內部分專家,不負責任地將央行數位貨幣解讀為挑戰美元霸權,誇大人民幣國際化,脫離實際情況,客觀上對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的實施帶來不利壓力;第二,應當盡快實現支付技術的可靠性和場景化,尤其是相對於支付寶、微信錢包等傳統的互聯網支付平台,應當具備更強的技術能力和成本優勢,否則失去了數位貨幣的發行意義;第三,應當積極尋求參與全球數位貨幣監管體系討論的機會,包括央行層面、非政府層面和學術層面等,適度提高中國數位貨幣發行的透明度。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環球時報:G7央行數字貨幣合作盯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