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迎來十歲生日!區塊鏈如何影響支付和證券?
Melody/張詠晴編譯
2018-10-31 17:15

(圖片來源:lawyersgyan.com)

 

一轉眼,區塊鏈世界迎來了它的十歲生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被稱為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劃時代技術,為以下幾個產業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區塊鏈+跨境支付:「零成本」和快節奏迎面而來

 

在過去的一年裡,在消費者對消費者(C2C)跨境支付業務中,銀行已經流失了40%的市場佔有率給非銀行機構;在消費者對企業(C2B)跨境支付業務中,流失了30%;在企業對企業(B2B)跨境支付業務中,流失了5%。

 

現行的跨境支付系統普遍採用的SWIFT網路,然而,一筆這樣的跨境支付交易,通常需至少24小時才能完成,並且其匯款費用仍讓人頭疼。而以比特幣和瑞波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正對SWIFT發起猛烈的攻勢。這種新的跨境支付方式,具有更快、更便宜的特性,已吸引了各大銀行的參與。

 

科技巨頭IBM,在2018年8月底,正式推出了一項基於區塊鏈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_IBM Blockchain World Wire。包括匯豐銀行(HSBC)在內的歐洲銀行團體,今年7月份宣布,完成首個基於區塊鏈的即時跨境金融交易。

 

2018年6月份,螞蟻金服宣布,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在香港上線,並且在現場完成了第一筆匯款。耗時僅3秒,而在以前需要10分鐘到幾天不等,而且流程更加複雜繁瑣。這次匯款過程中不碰幣,也沒有效率、匯率和安全的風險。

 

區塊鏈+證券:引發對融資的重新構想

 

證券的本質是價值流通,而區塊鏈常被稱為「價值網路」,因為它能讓金錢的流動,如同數據的流動般自由高效。

 

今年8月份,世界銀行和澳洲聯邦銀行合作推出了全球首個區塊鏈債券項目_「bond-i」,這個項目可能為世界債券市場開創了先例,因為這是區塊鏈技術初次在這個領域上頭條新聞。

 

它基於分散式的許可網路,可以進行點對點的債券週期管理,最終能夠實現相應流程的自動化,提高了效率、透明度、生產力,帶來了「可審計性」,降低了所需承擔的風險,同時增加了與監管機構互動的機會。

 

截至今年9月份,「bond- i」已向多家機構募集到了1.1億澳元。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區塊鏈十年 | 我看到了這10大行業未來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