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區塊鏈的角度,來看待中國網路叫車的價格戰
劫波李凱龍/張詠晴編譯
2018-11-21 17:30

 

我們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萬花筒,透過鏡片我們會看到各種美麗的圖像。在那個世界裡,很多現實中的陰霾會被略去,生命中多少的遺憾和悲傷,悲痛和絕望,都會一一退卻,並幻化成孩子眼中絢麗多彩的樣子。

 

我們希望區塊鏈也似這種神奇的玩具,每一次轉動都能夠除卻我們心底的怯懦和不安。在那個國度,我們夢想著遠離縈繞我們的勾心鬥角,那些爭伐和衰敗,只和心愛的人一起沐浴陽光,然後靜靜聆聽韋瓦第的春夏秋冬在山谷間蕩漾的聲音。

 

帶著對於榮耀和美好的渴望,我們當中的一些人收拾好行囊,望瞭望營帳中交錯的觥籌,再次啟程了。路途依舊艱險,還是需要風餐露宿,好在每次重新出發,人類都擁有了比以往更多的思考和智慧。在寒冷來襲的時候,我們用打火石取暖,在方向不明的時候,我們可以掏出懷裡的指南針,我們一直往前走,漸漸地已經學會用智慧的儀器計算前方的風險。我們跨越了北極厚重的冰川,並曾潛入太平洋深邃的海底。

 

依照區塊鏈技術給我們指出的模糊的方向,我們就這樣再次向完美的世界前進了。我們又一次執拗的來到過去的難題面前,並且嘗試運用這一技術,打開那道一直向我們緊閉的協作之門。我們滿懷期望地將新的公式輸入,看看是否能撬動那個堅固了千萬年的石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提煉出區塊鏈最核心的五個技術內涵。雖然未來依舊混沌,但我們至少可以將這些技術內核所呈現出的規律,放到現實社會中做一番比對,然後看看能否發現幾個驚喜的契合之處。前面談到過三個經典的囚徒困境的案例,那就讓我們的探索從這裡開始吧。

 

價格戰

 

我們知道引發價格戰的根本原因,在於某一市場中,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提供完全差異化的產品,這個時候市場參與者為了獲得更多市佔率,往往就會採取價格補貼的方式。而一旦有一方開啟補貼,其他各方為了保有市場地位,就不得不跟進加碼,從而讓整個市場進入激烈的競爭狀態,價格戰就是對這一商業現象的形象說法。

 

我們應該至今還對前幾年中國的應用「滴滴」、「快的」提供的十分便宜的打車費用記憶猶新。雖然對於消費者來說,在短期內得到了不少優惠(長期出於商業利益的考量,商家在價格戰結束後,基本上都會漲價,以彌補前期的投入和虧損,消費者的獲利也會被逐漸攤薄),但如果我們將問題聚焦在博弈的「滴滴」和「快的」雙方,則可以明顯看到這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

 

這個時候假設我們可將整個網路叫車的服務,放置在區塊鏈的環境中呢,是不是就會有一個整體的改觀?這裡面區塊鏈技術中的開源和開放、不可篡改兩大特點,或許可以發揮威力。從「滴滴」和「快的」補貼大戰開始,雙方都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的模式,在某個時點之後,實際上雙方都已經不願意繼續這種自傷式的競爭策略,但由於不瞭解對方的行動方向,「滴滴」和「快的」誰也不敢停止投入。

 

因為假設「滴滴」暫停補貼,「快的」很可能就會在短時間內,憑藉更大的優惠力度,迅速佔領市場,這個時候滴滴就會非常被動,反過來的情況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看到在這場慘烈的戰役中,即使雙方都清楚很多紅包最後肯定會打了水漂,但是仍然不會主動遏制價格戰的蔓延。

 

如果競爭在一個彼此資訊透明的交易環境下發生,各方每一次行動涉及的帳目都被放置到公開透明的帳本上進行,並且不允許隨意篡改,那麼雙方都可以預期到對方不會採用無效的補貼方法,因而只需對自身業務特點和市場環境進行理性計算,選擇一種最經濟有效的定價方式即可。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將把精力用於提升數據撮合的精度,以及改進客戶端的服務和體驗。表面看上去,這樣會造成對用戶的補貼有所下降,滴滴和快的的乘客需要支付的價格也將提升。但放在更長遠來看,由於整個經濟體的效率得到改善,後來的價格回調(Callback)就不再會出現,實際上用戶也會獲得更多的利益。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區塊鏈:通過重復博弈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