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幣大行其道!但隱私真的是人的需求嗎?
天機閣/張詠晴編譯
2019-01-21 16:25

 

僅僅分析隱私幣的投資收益不是本文的初衷,本文主要探討隱私幣項目存在的根本邏輯,以及對其未來的發展。

 

在開始本文隱私幣的分析之前,我們首先得先明白以下幾個問題:隱私真的是人的需求嗎?區塊鏈真的可以解決隱私問題嗎?隱私幣可以作為支付手段嗎?隱私幣解決的隱私需求,究竟是什麼類型的需求?

 

隱私真的是人的需求嗎?人們需要哪些類型的隱私?

 

早期的人類社會,以部落形式存在,為了安全,大家都擠在一起。希望追求獨處的個體,會面臨來自自然、野獸以及其他部落的重重壓力,並沒有人會追求所謂的隱私,或者說,生存的需要往往掩蓋了對隱私的渴望。

 

其實對隱私的需求是現代文明的產物,Gregory Ferenstein 曾在其《The Birth And Death Of Privacy》一文中深刻地指出:「完全透明是人性的自然狀態。隱私作為一個概念,只有大概150年的歷史。」

 

隱私是現代文明的產物。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口急劇增長,人的生存資源變得非常緊張。此外,在滿足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後,人類對於安全感、尊重、社交、自我實現等需求變得迫切。而在資訊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侵害個人隱私、使人遭受精神上的痛苦和困擾,較之純粹身體上的傷害,有過之而無不及。保護隱私,是對自我生存空間的一種維護。

 

在如今資訊化的社會,用戶的隱私數據被分散到了世界各地的伺服器中,我們的隱私數據被中心化的社交平台、電商平台以及各種中介機構擁有,他們未經我們的授權而利用我們的數據獲利,甚至還會以各種形式對我們造成騷擾。比如,我們因為在平台註冊手機號碼而接到各種騷擾電話和簡訊。

 

但以上說的是個人數據的隱私,還有其他場景的隱私,比如匿名支付是一種僅僅對支付數據的隱私保護。

 

但人對於不同性質隱私數據的重視程度顯然不同,比如涉及到個人身高、體重、婚姻狀況、家庭成員等隱私數據,大多數人是不希望所有人知道的,但是對於支付的隱私則不然。

 

首先,支付只是商業活動其中的一個環節,對於大部分商品而言,即使支付匿名了,但是與支付配套的其他環節仍然無法做到匿名。比如在物理場所購買東西,即使支付匿名了,但是商品的交接還需本人操作,再比如在電商平台購買東西,即使支付匿名,但貨物的配送環節需要我們的資訊,我們需填寫地址、電話等。因此,就一般的商業活動而言,僅在支付環節做到匿名是沒有辦法保護隱私的。總而言之,支付還伴隨著支付主體與外部世界的其他物理交互。

 

此外,人們對於小額支付的隱私需求並不突出,甚至不僅不需要隱私,還需要第三方機構的背書。但如果商業活動本身就是支付,比如資金轉移,對隱私是有需求的,特別是大資金轉移,對隱私保護有極強需求,匿名支付就可以發揮作用了,因為除了支付本身、沒有其他物理交互。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隱私幣的「危」與「機」:隱私幣能作為大範圍的支付手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