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Libra命運如何,Facebook都是大贏家
區塊鏈資訊 /作者:中國市場學會理事經濟學教授張銳/張詠晴編譯
2019-07-15 10:59

 

自Facebook發布其數位貨幣Libra將於2020年面世的消息以來,疑問和爭議不斷。對此,Libra項目負責人大衛·馬庫斯(David Marcus)日前向美國參議院呈上了一封態度誠懇的公開信,詳解了Libra的資產負債表構成、接受適當的政府監管以及用戶隱私保護等許多敏感問題,不過從目前主要國家的官方態度看,Libra的未來前景尚不明朗。

 

建立在區塊鏈基礎之上的Libra是一種穩定幣,對應的全部是真實資產,如銀行存款、政府債券以及一籃子貨幣,真實儲備與抵押的背後,其實獲得的就是主權國家的共同背書,因此Libra不會出現像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那樣大起大落的波動行情;不僅如此,為了維護幣值穩定,Libra的產生由一個類似「中央銀行」的會員組織——非營利性Libra協會製造出來,協會成員遵循區塊鏈的拜占庭容錯 (BFT) 共識機制,即需要三分之二的節點(成員)達成共識方可決定Libra的產生數量。

 

具體來說,只有當授權經銷商投入法定資產,從協會買入Libra以完全支持新幣時,Libra才會被製造出來,同樣,只有當授權經銷商向協會賣出Libra以換取抵押資產時,Libra才會被銷毀;同時為避免通貨膨脹,新的Libra必須使用法定貨幣按1:1的比例購買,相應法幣也將被轉換為儲備。

 

在推出Libra的同時,Facebook還開發出了名為Calibra的數位錢包,Calibra既能夠安全的儲存資產,又可實現便捷支付,其應用範圍要大得多。

 

顯然,從中央銀行到商業銀行以及支付工具,Libra幾乎展開了掃蕩性挑戰甚至全局性顛覆,其試圖成為超主權貨幣的願景一目瞭然。Facebook《白皮書》向全世界坦露的雄心就是:Libra要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

 

然而,Libra首先冒犯的可能是美元霸權,全球國家企業與公民大量使用Libra進行商業交易和跨境支付,必將直接衝擊美元的世界影響力,聯準會不會熟視無睹;另外,即使Libra錨定的是一籃子貨幣,籃子中的美元處在絕對優勢,而且短期內不會得到改變,Libra能夠在全球蔓延擴散,等於讓美元插上無形翅膀,更加暢通無阻地在世界跨界滲透,對此非美國家不會不防;不僅如此,Libra協會必定是一個非常鬆散的商業組織,其行為結果是否會釀成金融壟斷,又是否會對各國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與金融治理構成負面掣肘,同樣讓人心生戒備;還有,作為一種商業機構,Libra協會是否能夠恪守自己的道德底線,而排除利益驅動,進而確保不出現「貨幣超發」,以維護幣值穩定,同樣存在許多懸念。

 

基於以上判斷,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表示,在未經嚴格審查的情況下,他們不會允許Facebook推出其計劃中的數位貨幣;無獨有偶,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也向Facebook提交了一份措辭激烈的公開信,要求其立刻暫停Libra項目,而英國央行行長更是戲謔道,對待Libra應該敞開大腦,而不是敞開大門,同時,法國財長明確表示不應將Libra視為傳統貨幣的替代品。由此看來,Libra要想成為超主權數位貨幣的確很難。

 

不過,無論Libra是否最終能夠成為世界貨幣,Facebook憑藉Libra這一金融創新產品成為最終大贏家卻是不容置疑的。目前Facebook有27億的活躍用戶,且按照Facebook的設想,Libra還可以讓全世界17億沒有介入到傳統金融與銀行服務中的成年人,享受到金融服務。一旦實現,Facebook的用戶資源就佔了全球人口的62%。

 

按照經濟學理論,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首先應具有價值尺度功能,人們可以用它來衡量商品的價值;其次應該是一種流通手段,人們可以用它來交換商品;再次應該是一種儲存手段,人們可以用它來儲存自己的財富。由於Libra錨定了銀行存款、政府債券以及一籃子貨幣,完全可以量度商品的價值,同時可以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並作為標的進入公眾財富的儲存範疇。

 

因此,即便是Libra不能獲得全球性法定貨幣的身份,但它完全能夠以數位貨幣的身份像比特幣那樣在商品與服務流通領域長袖善舞,而且龐大的用戶群體為其創造的價值空間一定比任何一種數位貨幣要廣闊寬泛得多。不僅如此,Libra還可像微信和支付寶那樣打開數位金融與數位社會的入口,從而將Facebook帶入新的商業模式。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觀點 | 無論Libra命運如何,Facebook都是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