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ing真的是個好模式嗎?「鎖倉機制」其實存在一些問題
蒙特卡洛/張詠晴編譯
2019-09-30 15:10

 

Staking經濟這個詞好像是突然之間就紅了起來,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Staking這個概念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市場上流行的都是比特幣的那一套:固定總量、定期發放、定期減半。也不知怎麼的,突然之間風向就變了,突然就開始流行Staking的增發、鎖倉這一套了。

 

我個人認為,中國提出《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可能是一個分界點。雖然之前Staking的概念就存在,但一直沒有成為主流,一直到中國提出這個徵求意見稿,正式開始限制POW以及挖礦產業的發展之後,新項目採用POW的空間被大大限制了,促使新項目都轉向了POS、DPOS機制,於是原先不怎麼火爆的Staking就進入主流舞台。

 

或許是因為這種模式來的太突然,所以市面上比較少看到對Staking模式本身的思考和質疑,我這篇文章算是拋磚引玉吧。

 

我先說我的結論:我不認為Staking是一個好模式!

 

雖然Staking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同項目Staking的具體方法不一樣,但是基本模式是一樣的,就是增發 + 鎖倉生息,而我主要的質疑點也是這兩個點。

 

鎖倉——為什麼要鎖?

 

一般為了推行Staking,項目方都要會推出一個鎖倉機制,每個公司的鎖倉模式不一樣,但大概的情況是這樣的:公司提供鎖倉機制,你可以隨時鎖倉,也可以隨時解鎖提現。鎖倉是馬上就鎖,但提現卻要等15天、20天或者一個月;只要開始鎖倉,就馬上開始計算收益,但解鎖提現的過程,比如說15天、20天,這個過程是沒有收益的。

 

還是先和傳統的股票對比一下吧,傳統的股票裡面是沒有鎖倉這一說的,雖然也有禁售期的概念,但是那只是對項目方和投資機構而言,普通人持有的股票是不用禁售的。

 

而且即使是禁售期,也是證監會提前就定好規則,比如說半年解禁、一年解禁,而不是由項目方來制定鎖倉時間。

 

項目方居然能夠自由的制定鎖倉時間,這一點總讓我懷疑項目方是不是有操縱市場的嫌疑。比如說,很多資金盤項目就是這樣的,利用鎖倉這一特點,他們會為鎖倉設置一個非常長的期限,比如說鎖倉必須鎖半年,半年之後每個月只能解鎖10%,而這10%也需要一個月後才能到帳。

 

很多項目方除了可以隨意的制定鎖倉規則之外,他們甚至還可以隨意的更改鎖倉規則,在你鎖了半年之後,他可以提要求說再鎖一年,或者為你的解鎖設置各種限制。

 

也許這些並不僅僅是鎖倉本身存在的問題,這也是整個區塊鏈產業缺乏監管和產業標準的問題,但是鎖倉對社會創造了什麼價值,鎖倉本身的意義在哪裡?這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巴比特專欄 | 關於Staking的質疑與思考:它為什麼不是一個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