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在區塊鏈上的「機器人經濟」,將解決信任問題!
橙皮書/張詠晴編譯
2018-11-28 15:50

 

我們的未來將充滿機器人。有的是直立機器人,但大多數將是裝滿電腦晶片、運行軟體的盒子。有預測表明,在三年內,我們將擁有170萬個工業機器人、3200萬個家庭機器人和40萬個專業辦公室機器人。

 

機器人會自己營運工廠。透過自主感測器監控基礎建設,機器人將為自己訂購零件,也會為工廠訂購需要的生產原材料。這些貨物的物流,則由駐紮在基地的無人駕駛車輛來負責。不同的工廠會相互溝通。無人機交通控制系統也會從屬於其他公司的氣象站那裡,獲取每天的天氣資訊。

 

所有這些複雜的系統,都將基於機器之間的資訊交換完成。而且,不僅僅是純資訊的交換_機器人也需要發展和維持彼此的經濟關係。無論是零件訂單還是與其他公司的服務協議,機器人工作的許多方面都要圍繞貨幣交易展開。

 

假設每人至少有一個機器人設備,每秒可能需要發生20,000次交易,那麼,透過人工操作員去監督這些交易就太慢了。因此,對於未來,我們不僅需要發明機器人,還需要發明配套的機器人貨幣系統和機器人交易市場。

 

和其他任何經濟一樣,機器人經濟(或robonomics)也需要解決信任的問題。自動化可以幫助人們發現和打擊交易中的欺詐行為,但它也可以用來製造以假亂真的欺詐騙局。同時,驗證合約是否正確執行的成本,也是一個問題。在人類世界中,交易的結果由合約簽名人進行確認。自治代理的機器人要如何做到這一點,還沒有答案。

 

一個比較天真的想法是創建一個中心化的數位「銀行」,正如人類交易所做的那樣。對於每個機器人相關的服務,都建立一個中心化的軟體程式,讓這個程式負責收集和處理機器人的商業資訊、簽訂合約、執行交易、控制自治代理的機器。

 

但這種方法的問題在於不可擴展。隨著交易數量的增加,中心化銀行的負擔也在增加,這個負擔轉化為更高的頻寬和計算成本,最終變得讓人望而卻步。此外,中心化網路將吸引詐騙者和駭客的注意力,更容易出現故障。透過將一些權力從中央機構轉移到中介機構,並建立管理層級,可以部分解決這些問題。這種做法無需提供完整的市場解決方案,但會增加交易成本。

 

幸運的是,有一種技術可以解決機器人市場的經濟和技術難題。它就是區塊鏈。

 

機器人經濟應該建立在區塊鏈的智慧合約上,這樣可以自然地解決監督履行義務的問題,減少締約方之間的摩擦。有關交易的資訊都是可驗證,而且不可更改的。明確的資訊記錄可以為機器人創建可靠的信譽分數。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運行在區塊鏈上的『機器人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