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n也可能「大漲大跌」?討論這點的意義其實不大
鏈聞ChainNews/Ginny/張詠晴編譯
2019-01-27 08:35

 

隱私幣 Grin 的火爆引發了不少討論,但是,也出現了不少似是而非的流言、謠言和謊言。

 

待商榷的觀點:

 

「幣價大跌,大量套牢;短期會被大炒,長期看一文不值」。

 

原文分別摘錄如下:

 

Grin 的爆紅,雖然不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炒作,而是一場自發性炒作,但還是對 Grin 本身形成較大的傷害,其價格已然呈現出大漲大跌的態勢,跌幅最高達到 97%,大量投資者被套牢並成為這場炒作的犧牲品。

 

匿名幣很容易出現炒作行為,就好比曾經風光無限、單價被炒至 3000 BTC 的匿名幣 Zcash。所以 Grin 在短期內會被大炒,但長期來看卻「一文不值」。

 

Grin 團隊對無限膨脹的 Grin 的定位為一種真正的日常生活中的貨幣,而不是像比特幣那樣作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

 

我的看法

 

說實在話,我並不太關心具體的 Grin 幣價以及漲跌。錢包決定思維。我必須聲明,當前我的錢包中共有 Grin 100 枚,漲 10 倍我也發不了財,所以以下言論無關個人私利。

 

前幾天,Grin 的全網算力最高到達 700K GPS,最低回落到 500K GPS,目前穩定在 600K GPS 左右,相當於 20 萬 ~ 30 萬塊顯卡在提供 Grin 算力。就目前的階段而言雖然已經足夠安全,但是相比 Grin 的影響力以及前期核心開發團隊的 100 萬塊顯卡的預測數據而言,這只是達到了 20%~30% 而已,整體還是偏低。

 

但是,關於「其價格已然呈現出大漲大跌的態勢,跌幅最高達到 97%」的說法,值得商榷,只有瞭解了所謂「大漲大跌」的背景,才能明白這種「流言」實際意義不大。

 

我還是推薦上文提到的 @kovalskee 在 Grin 主網上線之前寫的那篇文章,很好的分析了 Grin 價格形成的過程,以及未來的預期:

 

We don’t know how Grin’s first weeks, months or years will play out. However, Grin’s launch process as explained by the lead team is unique and clear. It will be slower vs「ICOs」due to no pre-mine. It is likely that each Grin coin will be highly valued initially — there will be few around and there’s much interest. Grin’s price could overshoot after mainnet launch, not necessary immediately but even in the months after opening.

 

翻譯過來大概意思是說:

 

我們不知道 Grin 的開始幾周、幾個月、或者幾年價格會怎麼走。然而,Grin 團隊對 Grin 獨特的線性發行機制,已經說得很清楚和明白了。由於沒有預挖礦,也不像 ICO 模式一開始就有巨大的供應量,很可能一上市交易就會被過高地估價,因為一開始的供應量太少了,而感興趣的人很多。Grin 的價格在上線之初可能會過高,也許不是馬上就看到,可能要幾個月後才會出現 Grin 價格過高。

 

所以,剛上線時價格大幅波動並不令人意外,其實早有預見,畢竟供需總量都太少。將單個交易所出現過的極少的成交量所對應的每枚 Grin 幣價格 100 美元作為依據,對外宣稱「Grin 大跌 97%,大量投資者被套牢」,不科學、也極不負責。這只是製造醒目標題,吸引閱讀量。

 

做標題固然無可厚非,但是在文中將事情說清楚也好啊,結果後面再來一句「Grin 在短期內會被大炒,但長期來看卻一文不值」,這種評論也不專業了,毫無可信度。

 

在這裡,我附上某交易所的美元成交價情況供參考:

 

7

 

看到這個成交狀況,在「100 美元」的價位基本沒有成交量,拿這個成交價格說事情,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以此展開評論,稱 「雖然 Grin 的設計機制圍繞著公平出發的原則,但是隨著幣價的暴跌以及質疑聲漸起,Grin 多日來的熱潮正在逐步消退,在產業分歧與爭議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它似乎正在越發遠離設計初衷,更像是一場比誰跑得快的遊戲,而狂熱的投資者注定是這場遊戲的犧牲者」,非常不嚴謹。

 

關於「Grin 團隊對無限膨脹的 Grin 的定位為一種真正的日常生活中的貨幣,而不是像比特幣那樣作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這種說法,前半句可以參考前文的解釋,準確表述應該是「Grin 希望未來能有很好的流動性的指標特性」,後半句則又是一種歪曲和錯誤理解了。

 

Grin 社群中達成的共識是,希望透過線性發行機制,在提供公平的同時,還可以解決較早的一些隱私幣出現的供應總量不足的問題,以及比特幣流動性指標偏低的問題。

 

正如上面所提的 @kovalskee 的那篇「Price of Grin」的文章中所言:

 

In the first years it is mass distribution and adoption by merchants and services will be the key over time to realizing Grin’s vision, and over a long time horizon Grin can likely become a store of value. Perhaps that which will drive demand will be a single privacy- or micropayment-focused service「killer app」the holy grail so highly sought out in the「crypto」space that will propel usage of Grin. Perhaps it’ll be an array of applications or use-cases focused on privacy. It might b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in some authoritarian regime, in emerging markets, or in the West.

 

我就不完整翻譯了,核心的意思是說「開始幾年逐步被大量企業和服務所採用是世界意識到 Grin 美好願景的關鍵,可能過了很久之後 Grin 能夠成為一種像比特幣一樣的價值儲存手段…」

 

簡單來說,Grin 希望提供較好的流動性,Grin 希望幣價相對穩定,但是從來沒在社群中看到 Grin「不會成為價值儲存手段」這樣的說法。

 

相反,Grin 的發行機制設計希望在供應總量上,能夠解決較早的一些隱私幣的總量偏小的問題。很顯然,這是需要時間的。我就不展開討論這個話題了,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加入 Grin 論壇和 Grin 社群,那裡有很多更有資格探討這個經濟學問題的專業人士。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關於 Grin 的流言、謠言和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