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威脅?美國政府恐將為了這四大原因對比特幣下禁令
碳鏈價值/作者:王澤龍,編輯:唐晗/張詠晴編譯
2019-08-19 12:20

 

長期以來,比特幣甚至說加密貨幣為人所稱道的一個特性是「自由貨幣」,即不會因任何外部的影響而令所有者喪失對其控制權,甚至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同「主權貨幣」平行的「非主權價值儲存」。

 

然而,發生在委內瑞拉的石油幣、亞特蘭大網路攻擊事件中,兩位伊朗公民的比特幣地址以及本人受到美國制裁與封禁,以及Bitfinex&Tether遭受NYAG「死磕」的事情,都不禁令人重新審視比特幣與政治的關係。

 

「週二時,8000逾名亞特蘭大的公務員,終於接到了睽違已久的通知:他們可以打開電腦了。」

 

2018年3月紐約時報一篇亞特蘭大遭遇網路攻擊的報導中這樣寫道。在接近一周的時間中,亞特蘭大的主要公共設施與機構均無法正常工作,包括國家實驗室、大學、政府的交通部門、醫院等等,都遭受了勒索軟體的攻擊,後者指示受攻擊者繳納一定的比特幣以解鎖電腦。

 

事實上,除了主要「受災區」亞特蘭大外,洛杉磯、聖地牙哥、堪薩斯州等地區也有所波及,據稱這是美國本世紀遭遇的最嚴重的網路攻擊之一。駭客成功得手了彼時價值51000美元的比特幣,而受害者花費了3000多萬美元,去修復電腦系統並恢複數據。

 

巨額的損失以及嚴峻的形勢,使得美國政府勃然大怒,歷經半年左右的調查後,矛頭被指向了伊朗的Sam Sam集團,該集團被控同伊朗政府有瓜葛,幫助前者逃脫美國的制裁。

 

由於美國財政部認定兩位伊朗公民Ali Khorashadizadeh與Mohammad Ghorbaniyan,參與協助隸屬於Sam Sam集團的駭客的比特幣變現,使得二人及其比特幣地址被列入了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的「特別人員名單」與「被阻止人員名單」,這意味著:在美國境內或過境的、由美國人擁有或控制的、或在美國境內或過境的指定人員的所有財產和財產權益均被禁止,美國人一般被禁止與這些人進行交易。

 

受制裁人之一Ghorbaniyan位於其德黑蘭的家中 | 來源:紐約時報

 

長期以來,比特幣甚至說加密貨幣為人所稱道的一個特性是「自由貨幣」,即不會因任何外部的影響而令所有者喪失對其控制權,甚至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同「主權貨幣」平行的「非主權價值儲存」。然而,發生在委內瑞拉的石油幣、亞特蘭大網路攻擊事件中兩位伊朗公民的比特幣地址以及本人,受到美國制裁與封禁,以及Bitfinex&Tether遭受NYAG「死磕」的事情,都不禁令人重新審視比特幣與政治的關係。

 

比特幣和政府究竟是怎樣的關係?我們不妨先從美國政府對比特幣禁令的可能性開始討論。

 

比特幣禁令的可能誘因

 

儘管迄今比特幣已走過十餘年的歷史,已經成為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但其仍有可能面臨美國政府的封禁——其他類似比特幣的無許可加密貨幣,也可能將有同樣的命運。

 

儘管從技術上來說,由於這類無需許可的開放式網路的點對點特性(任何人均可以運行一個全節點),封禁是無法實現的,但政府可以引入態勢嚴苛的監管,其原因包括但不限於:

 

1.以危害國家安全的名義,來將所有加密貨幣/美元的交易定性為犯罪——從而使所有中心化交易所都無法開展業務——包括Coinbase、Gemini以及其他交易所等。

 

2.對個人施加嚴格的KYC/AML要求,具體來說,如果某比特幣UTXO同受制裁人員相關,那麼美國人擁有該比特幣UTXO或者向該UTXO轉帳便是非法的,正如對兩位伊朗公民及其比特幣地址的制裁。

 

3.對ASICs以及其他礦業相關的硬體課以更高的進口稅,美國政府可能利用反華情緒,將對比特幣礦業相關設備的進口課稅,作為貿易戰的一部分。

 

4.透過聚攏足夠的哈希算力,以發起51%攻擊,並對那些沒有實施檢點系統(checkpointing system)的PoW區塊鏈進行深度重組,以動搖相關投資者信心,令價格下墜,降低發起攻擊的成本。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華盛頓對比特幣的滲透與戰爭:不存在絕對自由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