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幣圈崩盤的冬天,區塊鏈創業者迎來了春天(下)
陳菜根 / 鍾佩慈編譯
2018-09-25 13:09

回顧次級市場的各種「破發」,究其根源,還是因為區塊鏈領域有一個致命的bug,即評價體系過於畸形。

 

幣圈中,評價一個項目(包括公鏈、應用、交易所、媒體、社群等),最常規的8大標準為:

 

1.概念造得炫不炫。

2.品牌打得響不響。

3.團隊拼得猛不猛。

4.幣價拉得高不高。

5.吵架吵得嗨不嗨。

6.融資融得多不多。

7.上架上得勤不勤。

8.賺錢賺得兇不兇。

 

這種畸形的評價體系,無一不直指「賺錢」這個社會價值觀,背後也反映了大眾普遍缺乏安全感的社會現狀。

 

評價體系是區塊鏈2.0時代的核心規則,就像爸媽對孩子的評價標準,往往會決定孩子未來的性格和成就。

 

在區塊鏈2.0時代,建立每個節點的合理評價標準,將決定新秩序共識的達成與否,粗略來說:

 

1.公鏈規則

 

評價一個公鏈的產業價值,看的是它有哪些殺手級應用,而不是看它在GitHub上又提交了多少行代碼。

 

2.交易所規則

 

評價一個交易所的產業價值,看的是它利用資本力量,成就了哪些高價值的項目,而不是看它又透過發明新模式,做了哪些生態擴展。

 

3.區塊鏈應用規則

 

評價一個DApp的產業價值,看的是它幫助垂直用戶,解決了多少痛點,而不是看它又採用了什麼新花樣的分散式技術。

 

4.區塊鏈媒體規則

 

看一個區塊鏈財經媒體的價值,看的是它主張了哪些耳熟能詳的產業正義,而不是看它又組織和參與了多少場人聲鼎沸的線下大會。

 

5.Token Fund規則

 

看一個Token Fund的產業價值,看的是它利用其獨特的「投後」體系,孵化了哪些改變產業的新項目,而不是看它又與多少個友商,合投了哪些新項目。

 

6.區塊鏈專家規則

 

看一個區塊鏈專家的產業價值,看的是TA到底給產業貢獻了哪些有推動力的理論,而不是看他們帶著唬人的名目,又參加了幾場圓桌論壇。

 

7.區塊鏈服務部門規則

 

看一個領導部門的產業價值,看的是它幫助產業創造了多少可行的產業規範,而不是看它又簡單粗暴地設置了多少產業園。

 

8.區塊鏈散戶投資者規則

 

看一個散戶投資者的產業價值,看的是TA有沒有透過建立科學的投資認知,取得進步,而不是看他們又蹭起了多少「熱點」、拾人牙慧。

 

當煙花散盡、馬蹄聲稀,區塊鏈的上半場,已經到說再見的時候了。現在,正好是重建新秩序的絕佳時機,所謂的「新秩序」,就是新思想、新規則、新評價體系。

 

如果到下半場,遊戲規則依然是互相收割,到最後,中國的區塊鏈事業,將失去先機、主場外移,區塊鏈將徹底成為中國人的客場。

 

共贏來自於共識,信心來自於信仰,悲觀者往往正確,樂觀者往往成功。

 

次級市場的震蕩,是對區塊鏈參與者的一次大考,相較於去年的「九四」,這波長長的熊市,將更能檢驗彼此的成長。

 

有的人靠先機,贏得了一時,但只有踏踏實實創造價值的人,才會迎來最後的春天。

 

上篇連結:在幣圈崩盤的冬天,區塊鏈創業者迎來了春天(上)

 

本文為火星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幣圈崩盤的冬天,區塊鏈創業迎來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