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成為新型支付工具?Libra並不是「西方支付寶」
Dovey Wan/張詠晴編譯
2019-07-23 16:31

 

關於Libra的文章一直拖了很久,因為實在提不起興趣。

 

和中國國內群起激昂全民討論學習Libra不同,國外產業人士大多對Libra葫蘆裡賣的藥,在其宣布之前早就略知一二,Libra對監管的挑逗性,遠遠大於其創新性,對其表示悲觀。

 

另一方面,國外核心加密貨幣圈子,對Facebook出來發幣這件事情非常反感,因為Facebook作為一個「竊取用戶數據來形成壟斷商業」 的玩家,早就是密碼龐克們心中邪惡的代表。

 

Libra不是什麼

 

Libra不是一個西方支付寶

 

說Libra是支付寶,真的高估了Libra的完成度和野心。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若不是受限於一些我們都知道的原因,估計早也有多國外匯結算渠道,早也買下MoneyGram走向全世界了。支付寶背後是全世界最大的貨幣基金(餘額寶),雖然回報不高,但是能夠在如此大的資金體量下,持續在為用戶創造穩定收益收益。

 

與貨幣基金吸收民間閒置資本,基金收益分配給本金主體不同,Libra儲備資產的任何收益與Libra的用戶不會有任何關係,花真金白銀購買了Libra的用戶,浪費了自己現金的機會成本不說(譬如現在存在美國銀行每年可以有1% -2%的利息收益),且並不享受儲備金的投資回報… 匯率波動的風險用戶承擔,收益與用戶無關,這個真的很Facebook了。

 

並且退一萬步說Libra作為一個支付機構,不要說紐約聯邦準備銀行(New York Fed)的準備金帳戶( 美國聯準會是由12個地方準備銀行組成,紐約聯準會充當了央行的很多職能)的資產負債表,估計連舊金山聯準會的清算帳帳戶都摸不到。

 

要知道支付寶好歹也是在中國產業裡有清算帳戶的主(央行會跑路嗎?第三次世界大戰吧),這意味著Libra連蹭主權資產的信用都無法蹭上。至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白熱化競爭下,建立起來的線下高度可用性,是Libra在很長時間內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巴比特專欄 | Libra:Facebook創新者窘境下的早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