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 Buterin:人們似乎還是傾向於相信中心化的組織
橙皮書/記者:吳楊盈薈 劉泓君/編輯:宋瑋/張詠晴編譯
2019-07-26 16:31

 

「去中心化不只是理想,更是成功率極高的實用戰略。」

 

如果你對區塊鏈的印象還停留在炒幣,1994年出生的Vitalik Buterin則是區塊鏈世界的一股清流。這個俄羅斯裔的加拿大人,有著碩大的腦門和瘦骨嶙峋的身體。他語速極快,對經濟、政治、技術與邏輯有異於常人的敏銳。

 

中本聰的比特幣論文,為人們打開了加密貨幣的大門,但早期人們一直在嘗試區塊鏈的應用方向,卻找不到突破口。直到2017年,透過以太坊的智慧合約平台可以發行自己的代幣,區塊鏈紅了,人們找到了新的打開方式。Vitalik一手創建的以太坊則將整個產業推向巔峰,人們為了表示對他的崇拜,稱這位25歲的年輕人為「V神」。

 

V神的成長經歷也很特別,他主要透過互聯網而非學校教育獲取知識。他的父親Dmitry Buterin是一名電腦科學家,他4歲時收到人生的第一台電腦,5歲父母離婚, 6歲隨父親從俄羅斯移民加拿大,小學三年級能以常人兩倍速度心算,六年級他發覺了自己的數學天分,12歲用C++寫了一款小遊戲。

 

高中時他在父親的影響下知道比特幣,之後沈迷其中。17歲時他就成為了《比特幣週刊》的撰稿人,每篇文章可以賺5個比特幣。19歲,Vitalik辦理休學。

 

Vitalik一直認為自己是「outside the system」,所以他建立以太坊的初衷,也是為一群邊緣人群服務。但諷刺的是,2017年ICO爆紅之後,以太坊卻成為炒作者與投機者的天堂。這與Vitalik當初的夢想背道而馳。

 

以太坊受到的第一次衝擊,是類似波場這種靠行銷上位的幣,這極大刺激了這位理想主義者,Vitalik說,如果波場超越了以太坊,「我會對人類失去一大部分希望」。

 

以太坊受到的第二次衝擊,是Facebook提出的Libra,Libra是一個更現實、也更有想像力的產品。Vitalik說, Libra「絕對會」和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公鏈形成競爭。

 

Vitalik的成長故事、獨特的理念和思考,讓他成為區塊鏈世界中最值得對話的人物之一。以下是橙皮書聯合《晚點LatePost》對Vitalik的訪談。

 

談Libra

 

「去中心化不僅是一個理想,更是一個成功率極高的、非常實用的戰略。」

 

Q:在現實世界中,人們似乎還是傾向於相信中心化的組織,比如政府、銀行、大公司。

 

Vitalik:我不認為去中心化系統應該接管全世界,只要能夠佔據一個關鍵領域就夠了。

 

Q:現在區塊鏈佔據的領域是不是太小了,只有交易所和一部分加密貨幣。

 

Vitalik:只是技術還沒有發展到。當技術發展到那了,我們再看看會發生什麼。

 

Q:你曾經說過,如果波場戰勝了以太坊,你會對人類失去部分信心。你認為波場和孫宇晨會成功嗎?

 

Vitalik:我之前稱孫宇晨為中國的川普。他很有可能以像川普那樣的方式「成功」。如果又一場區塊鏈泡沫發生了,像波場一樣的項目可以膨脹得非常巨大。它甚至可以演變成對某些東西有用的項目,例如賭博。

 

但它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這是我非常擔心的結果。這種事情可能會讓政府介入監管,然後打擊整個產業。

 

現在很多項目上的人們其實都沒有接受足夠的金融教育,不知道避開風險——這是我不透過銀行整合等方式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區塊鏈的原因之一。區塊鏈世界需要更多時間在相對簡單的環境中成長。

 

Q:你是否認為區塊鏈領域實際上成長得太快?

 

Vitalik:以太坊區塊鏈目前100%已滿(指以太坊網路擁堵)。如果成長變得越來越快,額外的能量就不會花在有用的事情上。

 

Q:高速成長帶來的問題是什麼?

 

Vitalik:可擴展性尚未準備好是一個大問題,用戶帳戶安全性尚未準備好是另一個大問題。想像一下,如果行動錢包中有50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操作系統中有一個後門……這就是為什麼我每周都會在Twitter上公開推動更好的帳戶安全解決方案,例如多機構恢復和社交恢復。

 

我知道中國科技界的巨大優勢在於建立良好的用戶體驗,因此解決帳戶安全問題可能是中國以太坊社群的人們,可以嘗試並做得很好的事情。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對話 Vitalik:大多數人困於系統,而我生活在系統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