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的另一戰場?算法類穩定幣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蒙特卡洛/張詠晴編譯
2019-07-29 16:03

 

2019年以來,穩定幣都很紅,彷彿今年一整年的行情都是穩定幣帶動的。

 

最開始是Libra的概念,帶動著比特幣從3000美元反彈到13,000美元,現在又是USDT可能爆雷的說法,使得市場對於數位貨幣行情有很大的擔憂,所以整體價格又回調了一些——至少媒體是這麼說的。

 

同時還有這樣的段子:每次比特幣上漲的時候,媒體解釋的原因一定是因為USDT的增發;每次比特幣價格下跌的時候,媒體解釋的原因一定是因為USDT被調查。

 

雖然只是大眾的調侃,但這些調侃都跟穩定幣有關,也從側面說明了穩定幣的重要作用。

 

算法類的穩定幣效果還有待觀察

 

算法穩定幣主要是追求無抵押發行穩定幣,一般是模擬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 ,大概的操作是:即在穩定幣的價格高於1美元時,增加供給;在穩定幣價格低於1美元時,回收供給。目前來看,算法類的穩定幣在市場上份額比較低,影響力比較小。

 

算法類的穩定幣有一些天生的問題,就是現實世界中的場景複雜多變,要完美的對應現實生活的各個場景很難,遠遠不是一個簡單的算法能夠匹配的。

 

正如潘超老師在《「算法穩定幣」是一個偽命題》中所說的:

 

制定一個經濟體的貨幣政策,不亞於在錯綜複雜的地形裡駕駛一台高速前進的汽車,即使裝備了最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也需要警察和防護人員在機器犯傻時人為參與。而一味地在基礎設施不完備、身份數據欠缺的區塊鏈上,強調某種神奇的穩定貨幣算法,無異於在Excel上訓練自動駕駛汽車模型,是遠遠不夠用的。

 

雖然目前算法類的穩定幣影響力很小,但是並不排除未來有更好的算法能夠解決穩定幣的問題,比如據我所知比原鏈在側鏈上線後,有計劃基於bancor協議發行穩定幣,這些都是很好的嘗試,具體的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從Libra概念到USDT或暴雷:所有穩定幣,本質上都是對法幣的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