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通證化證券?也許不單單因為有趣而已
灑脫喜/張詠晴編譯
2019-02-12 09:00

 

中本聰圓桌會議在比特幣社群的地位類似於彼爾德伯格會議(Bilderberg Group),而今年的中本聰圓桌會議屬於歷史上的第五屆,該會議與一般的大型幣圈會議不同,其參與者皆是業內最具影響力的開發者、公司創辦人等,因此會議話題也較為Hardcore,而本文的作者Jameson Lopp則是這次會議的參與者之一,他將為讀者闡述本次會議上其關注的閃電網路、隱私、側鏈、證券通證、Grin等熱門話題。

 

以下為譯文:

 

證券通證

 

我參加這一討論是因為我曾故意不看好證券通證,證券通證仍處於萌芽階段,其屬性沒有很好地定義,儘管我們似乎確定了一個一般定義:即它們是由一些政府機構作為證券管理的加密token。其中一項數據是,雖然ICO市場在2018年期間價值下降了約90%,但證券代幣市場的價值卻飆升了1000%。

 

為什麼證券通證很有趣?我們被告知要從私募市場的角度來看待它們,私募市場每年籌集的資金通常比IPO多10倍。為什麼要通證化證券?

 

  1. 你可以編程的「智慧合約」功能在全球共識級別上強制執行它們的屬性。想想股息、股東投票和鎖定期
  2. 原子化成為可能-在沒有大量開銷的情況下進行更細粒度投資的能力
  3. 由於使用開放的、可審計的帳本,監管者很友好
  4. 建立全球可互操作股票市場的潛力
  5. 透過分散式交易所和自動化KYC降低交易對手風險

 

證券通證構建肯定比實用通證更具挑戰性:

 

  1. 它們必須架起傳統市場的橋樑,並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
  2. 它們負擔不起從頭開始,放棄現有的功能
  3. 目前必須對每個token重復AML/KYC/認證
  4. 交易所的流動性低,標準的1年鎖定無濟於事
  5. 如果基礎帳本平台上有一個分叉,你會怎麼做
  6. 區塊鏈不具有很好的可擴展性,這就產生了壓力,使其像傳統的非區塊鏈系統一樣集中在幾個交易所周圍
  7. 目前沒有任何合格的保管者
  8. 保管者必須如何處理分叉/空投的法律灰色區域。如果保管者有單獨的自由裁量權,這是一種ERISA違規行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會阻止機構投資
  9. 有可能在代幣發行時遵守相關規定,但一旦發生跨境交易(如超過某個國家允許的投資者數量),則會出現違規情況

 

有人猜測,購買證券通證的人將來自於今天購買傳統證券的參與者,他們甚至可能不會意識到基礎管道已經改變為不同的系統。該領域的觀察表明,迄今為止,證券通證市場已經有90%的交易是透過法幣進行的,但在加密貨幣市場牛市期間,隨著投資者尋求多樣化,約80%的交易是透過加密貨幣進行的。

 

我仍然不認為它們和無需許可的加密資產一樣有趣,但我必須承認,證券通證可改善用於管理受監管股權的傳統金融系統。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中本聰圓桌會議硬核總結:閃電網絡、隱私、側鏈、證券通證、G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