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Facebook在面臨「創新者窘境」下的產物
Dovey Wan/張詠晴編譯
2019-07-23 16:49

 

和中國國內群起激昂全民討論學習Libra不同,國外產業人士大多對Libra葫蘆裡賣的藥,在其宣布之前早就略知一二,Libra對監管的挑逗性,遠遠大於其創新性,對其表示悲觀。

 

另一方面,國外核心加密貨幣圈子,對Facebook出來發幣這件事情非常反感,因為Facebook作為一個「竊取用戶數據來形成壟斷商業」 的玩家,早就是密碼龐克們心中邪惡的代表。

 

Libra是什麼

 

Libra是Facebook創新者窘境下的早產兒

 

在支付業務發展受阻,Messenger新增功能反應平平下,支付這塊大餅需要用其他方式得到實現。於是在2018年年中,Marcus宣布離開Messenger部門,開始和其他若干位Facebook員工,來調研區塊鏈和數位貨幣的可行性。

 

Marcus本人從管理一萬五千人的大公司,到管理一個公司內部的業務部門,到一個公司內部的孵化項目的轉變,也從側面反應了Facebook在創新者窘境中的困局。Oculus的收購大半是敗筆,Marcus努力了4年的支付產品也與當時預期大相徑庭。當無可再買,內部孵化成為了破局的唯一路徑。

 

 

Marcus離開Messenger,同時帶走了Christina Smedley,成為了Libra項目前身的最早創始成員一之一,Christina是唯一和Marcus從Paypal跳槽離開的高級主管,原來在Paypal負責品牌與公關,在Messenger也是負責類似的職能。Christina現在也是Calibra的市場行銷與公關負責人。除了Marcus與Christina,另外兩個在Libra項目裡充當了重要角色的是Evan Chang與Morgan Beller。Mogran是矽谷創投圈裡的一早就認識的夥伴,原來在A16Z做投資,Evan在2017年的ICO熱的時候認識,他自己時不時也會投一些項目。

 

去年年中,大約是Marcus正式宣布離開Messenger,開始內部區塊鏈項目孵化後的一個月,我在Zcash 2018年的Zcon0上,碰到了過來做隱私技術調研的Morgan和Evan,那個時候Facebook區塊鏈要做什麼,怎麼做完全沒有確定。

 

 

除了這幾位核心成員之外,整一個Libra項目項目團隊不超過30人,大多也都是在2018年年底加入,所以整個項目前後真正策劃成型,估計也就是1年半的時間。1年半的時間對於這個規模和影響力的項目來說,實在是過於倉促。

 

在國會聽證會上,這個也是被許多議員詬病的:Facebook自己有一大堆問題沒有解決,剛剛才因為用戶隱私洩露的問題,給FTC交了50億美金的罰款,怎麼這麼快就有自信做好另外一個複雜度極高,監管門檻極嚴苛的「虛擬貨幣」項目?

 

人品決定底線,動機決定路徑,格局決定結局。

 

Libra項目動機中,突破Facebook自身的創新者窘境成分,遠比其白皮書中各種 「連接世界,拯救人類」 來的真實。祖克柏在上市以後就一直受限於季度的財報,完全沒有Amazon創辦人Bezos給華爾街寫信20年不盈利的講故事格局。

 

在數位貨幣世界裡,農村包圍城市,自底向上由邊緣滲透主流,遠比高舉高打來的扎實。貨幣的生意是一個信仰體系建立的過程,是一個信用主體被多方認可的過程。Libra對整個世界的投下的「Facebook發幣」炸彈,最大的意義在於讓世界最大的規模的科技公司之一的焦慮,轉換成了世界級別的數位貨幣科普連續劇。

 

當歷史的車輪悄無聲息的碾過,車輪上的螞蟻依舊勇敢前行。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巴比特專欄 | Libra:Facebook創新者窘境下的早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