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社會的結構性問題!區塊鏈技術的今天、明天和未來
Libert/張詠晴編譯
2018-12-20 08:20

(圖片來源:unsplash)

 

隨著圍繞共識協議的討論中與治理相關的話題變得越來越普遍,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最初提出的「一CUP一票」( one-CPU-one-vote)的構想,已將整個加密貨幣產業塑造成了以機器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為中心的治理思維。

 

但如果人工智慧(AI)真的像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和山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經常警告的那樣,對人類構成威脅,我們為什麼要冒著風險,將分散式網路的政治權力賦予人工智慧呢?

 

今天,明天和未來

 

在Democracy Earth,我們正在使用ERC-20代幣,來設計我們的共識協議,它的權益邏輯可以驗證圖靈不可能證明。當給定哈希的得分達到共識閾值時,對「你是機器還是人」的檢查聲明,將頒發一個ERC-725身份。

 

這些開放規範允許在任何與EVM兼容的區塊鏈之上,快速原型化和部署這些思想。最近的研究和新協議表明了「加密抽籤」與保持治理公平具有相關性,這些研究和協議包括DigiCash的David Chaum關於隨機投票的工作,以及由零知識證明的共同發明人Silvio Micalli領導的AlgoRand項目。

 

顯而易見,在我們實施基於網路的數位化民主的最初工作中,誰控制著選民登記,誰就能操縱選舉結果。在人權問題上提供去中心化的共識,可以取代存在於傳統選舉中的這一失敗點。

 

那為什麼不簡單地利用已存在的機構的傳統聲譽,來確立人的身份呢?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地球上有11億人缺乏身份資訊,國際救援委員會已經確認了6500多萬難民的身份。在拉丁美洲,我曾親自會見過一些被排斥勞工的組織,他們中估計有10%到15%的成員缺乏身份資訊,因為他們的父母從來沒有為他們登記過,或者他們在小時候就被拋棄了。

 

互聯網上人的共識應該能夠被部署到任何地方,它還可以為區塊鏈經濟體提供衡量其能力的工具。如果基於人的節點的共識得到廣泛採用,從無國界的民主國家到加密的對等借貸,再到無條件的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各種社會應用都可以成為現實。

 

1996年,當約翰·佩里·巴洛(John Perry Barlow)撰寫《賽博空間獨立宣言》(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時,他結束了自己要求建立一個「更人道、更公平的精神文明」的訴求。

 

在這裡,「人道」是一個強有力的詞,可以用來描述一個產生數位治理的時代的願望。隨著民族國家在日益成長的全球社會中不斷衰退,民主的去中心化問題日益突出。

 

沙烏地阿拉伯記者賈邁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發表的最後一段話引人深省:「透過建立一個獨立的國際性平台,遠離透過宣傳散播仇恨的民族主義政府的影響,阿拉伯世界的普通人,將能夠解決他們的社會面臨的結構性問題。」

 

透過區塊鏈將人的活動形式化的真正風險,在於不按照這樣去做。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人類有了區塊鏈技術,就不用再擔心AI會成為新的統治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