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塊鏈的起跑線上,這三座城市正蓄勢待發!
新聞理科生/張詠晴編譯
2018-11-13 14:05

 

2008年,美國《時代》週刊文章《三城記》中提出了「Nylonkong」這個名詞。它是紐約、倫敦、香港三座城市的合體,「Nylonkong」構架的金融網,主導了世界經濟,是全球化的典範。

 

2018年,香港這座東方之珠仍舊燦然生光,維多利亞港的日出照樣絢麗,但香港的金融之城在經歷著深刻變化。

 

十年後,「Nylonkong」還能主導金融世界嗎?東京、新加坡這些城市早就虎視耽耽。除了傳統金融中心的搶位之戰,還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隱變量,那就是「區塊鏈」。

 

它既是未來最大的科技趨勢,也是金融之爭最大的變數。對於區塊鏈,香港到底是什麼樣的態度,它一直靜悄悄沒有說話……

 

2018年11月,香港出手了。

 

香港證監會發布數位資產管理新規,對通過「監理沙盒」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發放牌照。這在傳統金融界看起來可能輕描淡寫,卻悄悄拉開了香港決戰「區塊鏈之都」的序幕。

 

加密貨幣交易處於區塊鏈食物鏈項端,掌握著數位世界的定價權,連接區塊鏈與傳統世界。區塊鏈時代,如果香港擁有一家世界級加密貨幣交易所,相當於再造一個「香港聯合交易所」。加密貨幣交易所連接著整個區塊鏈生態,而區塊鏈連接的是整個未來金融格局。

 

微信图片_20181107210912

 

小小石子入水,湖面捲起漣漪。很多關注香港未來的學者鬆了一口氣,面對區塊鏈,香港終於有了動作。

 

這些年來,香港對區塊鏈的關注與它的金融地位並不匹配,而其他城市早就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佈局。

 

2014年,美國已經開始思考加密貨幣監管之策,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多次與加密貨幣世界進行對話,近年來SEC審核通過STO項目,紐約金融服務局批准穩定幣發行,都與多年來的研究密切相關。

 

2016年,香港的對手新加坡推出區塊鏈的「沙盒(Sandbox)」機制,在事先報備的情況下,允許從事和法律有衝突業務。今天,新加坡已成加密貨幣和區塊鏈項目集中地。

 

2018年11月,香港開始對區塊鏈世界發出信號:擁抱金融新時代。

 

爭奪未來金融之都的路上,紐約、新加坡、東京、香港又站在同一起跑線。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香港的『區塊鏈』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