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任機器信任崩塌,區塊鏈公司恐慘遭壓制
孫副社長/張詠晴編譯
2019-02-19 16:09

 

經常逛線下超市和線上電商的朋友們應該會發現,近年來的很多生鮮產品突然之間多出了一個功能_基於中心化大企業信用的QR Code掃描溯源。

 

很顯然,對於鏈圈人來說,這件事情無論如何都算不上好消息。畢竟正如筆者在《區塊鏈1.0的局限:為什麼你的解決方案總是溯源?》一文中所言,「訊息溯源」是現在區塊鏈唯一拿得出手的潛在應用,然而還沒等鏈圈人爬到這個井口,作為競爭對手的中心化互聯網公司,就用井蓋給他們一把扣在了下面。

 

面對這一情況,想必很多區塊鏈的從業者心裡心裡都是一百個不服_中心化機構有我們去中心化帳本可靠嗎?你們的訊息說改就改,而我們必須掌握了51%計算力之後才能進行攻擊。

 

作為一名區塊鏈研究者,筆者認為這句話說的完全正確。然而問題在於,在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溯源方案哪個更優的問題上,你說服我這種人固然很容易、但卻沒有用,因為包括我在內的N多區塊鏈人又不外出買菜、下廚做飯。那你們真正的目標該是誰?當然是蔬果生鮮的直接消費者_也就是那些下廚做菜的家庭主婦/主夫們。

 

顯然,這樣一來,我們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_那就是在現在的情況下,大部分的消費者是更願意信任中心化巨頭的信用背書、還是由區塊鏈進行的信用背書?換句通俗的話講,沃爾瑪、家樂福、阿里巴巴、京東這樣的中心化線上/線下零售巨頭、以及像區塊鏈和DAG這樣的去中心化互聯網,誰在普通群眾心中的威望更高更可信?

 

有鑒於大部分人根本搞不清楚區塊鏈是個什麼東西,就跟他們搞不清楚什麼是轉基因一樣,因此,他們判斷中心化互聯網與去中心化區塊鏈孰好孰壞的重要依據,也將會跟他們在判斷轉基因產品時的方法如出一轍_那就是看這兩種技術的信任中介誰更可靠,而這個信任中介最合適的「人選」,莫過於互聯網和區塊鏈此前各自的產品。

 

然而,凡事就怕比較,尤其對於新生事物來說更是如此。在歷史產品的口碑上,就算是最鐵桿的區塊鏈粉絲恐怕也不得不承認,區塊鏈是完全沒法跟互聯網相比的。

 

互聯網產品在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與打磨之後、其使用體驗已經相當柔順流暢,儘管在發展早期也曾經出現過N多黑歷史,但最近幾年總體來說還沒有爆出特別大面積的醜聞,對於當下的普通消費者可說是利大於弊;至於區塊鏈技術,目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產品就是數位貨幣,而這一事物在2018年又給普通大眾留下了一種什麼樣的回憶和形象,大家都心知肚明,這裡就不點破了。

 

可以說,區塊鏈技術在公眾形象和公信力上相較於中心化互聯網巨頭的全面落敗,決定了其產品在C端產品上的獲客能力,是沒有辦法跟傳統中心化巨頭相比的。對於這一點,其實大家設想一個場景就能明白:生鮮超市裡兩堆同樣價格與質量的產品,左邊的是可以用京東天貓QR Code溯源的、右邊的是可以用以太坊網路溯源的,買菜的大爺大媽、家庭主婦/主夫們進來之後直奔哪堆而去,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嗎?

 

當然,區塊鏈產業的人對於這種現象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大批的幣圈自媒體在熊市期間轉型成了區塊鏈科普部落客,孜孜不倦的向公眾普及著關於區塊鏈的一切知識,譬如哈希函數、多重簽名、非對稱加密等概念。試圖論證區塊鏈技術的優越性、進而曲線救國,去挖互聯網產品的用戶牆角,此舉雖然熱情可嘉,但從過往經驗來看,其作用其實並不明顯,不信的話,各位看看前兩年那些向買菜大媽們賣力解釋什麼叫轉基因技術的知識分子、以及他們最終的工作成果,應該就明白了。

 

畢竟術業有專攻,在能夠透過信用中介簡單粗暴的進行決策的時候,人們是絕對不會費神去研究相關事物背後的原理的,這並不是什麼「韭菜劣根性」作祟,而是任何人都會做出的趨利避害行為,因為人的精力本身就是有限的。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巴比特專欄 | 當信任機器鏈條崩塌:巨頭的挑戰者或將臣服於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