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0的新一類應用?談談數位貨幣的誕生
區塊鏈資訊/來源:量子鏈,作者:鄭義/張詠晴編譯
2019-09-05 11:22

 

自比特幣誕生以來,已經過去了十年的時間,區塊鏈和數位貨幣的概念已經被大家所熟知。如今,業內開始頻繁提及Web 3.0的概念,但關於Web 3.0到底是什麼,卻很少有人能說清楚。

 

Web 3.0

 

「不同的去中心化生產關係」

 

  • 數位貨幣的誕生

 

2009年比特幣的產生,為Web 3.0帶來了新的一類應用——數位貨幣。比特幣提出的動機,是為了建立一套全球化的貨幣體系和支付網路,這在Client/Server模式下是難以實現的。因為Server的中心化問題,包括數據丟失、隱私保護、可信計算,對於貨幣和支付應用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另外,Server會面臨政府的監管,單一中心建立的貨幣和支付系統很難被全世界所接受。

 

比特幣的設計充分吸取了BT的經驗,賦予了節點不同的類型,且給貢獻服務的節點以獎勵。比特幣的節點分全節點和輕節點兩種。全節點負責維護服務也可以使用服務。輕節點則只能使用服務。其中全節點又分為普通全節點和礦工,礦工會額外提供算力,以換取數位貨幣作為獎勵。

 

 

圖5:比特幣的網路結構(圖片來自Mastering Bitcoin)

 

比特幣透過以下方式解決了Server的中心化問題:

 

表4

表4:比特幣如何解決了Server的中心化問題比特幣的生產關係可以總結為:部分節點提供服務,所有節點使用服務。所有全節點是服務的提供者,負責同步資訊、驗證資訊。其中,礦工是有償的服務提供者,即提供算力,獲得獎勵。其他是無償的服務提供者。所有節點都是服務的使用者:從網路同步交易資訊,擁有數位貨幣後可以發起交易。

 

在比特幣使用日益普及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比如,PoW共識面臨著能源問題,於是後來PoS共識被提出,並應用在了Qtum等新的區塊鏈系統中。又比如,交易的金額是以明文的形式儲存在區塊鏈上的,存在一定的隱私問題。於是zk-SNARK、MimbleWimble等隱私算法被提出,並應用在了ZCash、Grin、Beam等新的區塊鏈系統中。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從Web 3.0思考如何投資互聯網、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下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