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帶來無數夢想,但也留下了這些未解之謎
王佳健/張詠晴編譯
2018-11-05 07:30

2008年,中本聰發表了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由此,比特幣誕生。之後十年,頭頂自由貨幣王冠的比特幣,成了「科技極客」和自由主義者心中的烏托邦。與此同時,比特幣的價格從零飆升到了2萬美金,嗅覺靈敏的投資者為它癲狂。

 

短短十年,圍繞比特幣誕生了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同時,它也為世人留下了十大未解之謎。中本聰是誰?坐擁百萬比特幣的他為何突然消失?那些丟失密鑰的比特幣還能被找回來嗎?Mt.Gox丟失的比特幣去了哪裡?中國的比特幣首富是不是李笑來?曾叱詫風雲的礦機天才「烤貓」真的被謀殺了?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真的不可能嗎?BTC、BCH誰是真的比特幣?牛市什麼時候到來?

 

你或許很瞭解比特幣,但你不一定知道這十個撲朔迷離的未解之謎背後的秘密。

 

十大未解之謎NO.5:不可能三角真的不可能嗎?

 

2014年,巴比特創辦人長鋏提出「不可能三角」理論,即區塊鏈世界存在去中心化、安全、效率(環保)三個要素只能取二捨一的難題,三者構成了一個不可能三角形。

 

假設設計一個既環保又安全的密碼學貨幣,那它必然是中心化的。比如EOS,它採用了DPoS的共識算法,只有21個節點參與記帳,它透過犧牲部分去中心化,滿足高效和安全。長鋏認為,這是部分中心化架構,或去中心化架構不可維持,本質上仍是PayPal、網銀一樣的中心化驗證機制。

 

假設設計一個既高效又去中心化的密碼學貨幣,那它必然是不安全的,比如IP投票制的P2P貨幣,因為如果一個IP位址一票,就會有人試圖去擁有大量IP位址,比如僵屍網路,他就可能主宰比特幣網路。

 

假設設計一個安全的去中心化貨幣,那就必然付出能源與算力代價。比如POW共識機制下的比特幣,但它被大眾詬病「浪費能源」。

 

當前,區塊鏈領域的不可能三角已成普遍共識,因此,在主鏈保持去中心化與安全性的前提下,人們試圖將計算挪到第二層網路,讓layer2提升性能。最近,圖靈獎得主、密碼學家Micali設計了一個名為algorand的公鏈,並聲稱解決了不可能三角問題。不過,公眾對他設計的這條公鏈充滿質疑。Micali也承認目前沒有實際的代碼和開發進程。

 

解決不可能三角問題就跟兼得魚和熊掌一樣美妙,但目前看來,它還是一個謎,沒人能解開。

 

十大未解之謎NO.6:「烤貓」去哪裡了?

 

蔣信予網名「烤貓」,15歲時他以全國第11名的成績考入中國科大少年班,之後進入耶魯遊學,攻讀電腦系統博士。

 

2012年7月,蔣信予用暱稱「friedcat(烤貓)」在比特幣官方論壇Bitcointalk上發文稱,他可以製造ASIC挖礦機,但需要眾籌100萬資金。很快地,烤貓礦機完成IPO(現在叫ICO),吳忌寒、王瑞錫等投資參股。

 

2013年年初,烤貓12.8G挖礦機問世,這種挖礦專用挖礦機完全改變了算力分布。當年5月,獨立採礦的烤貓已手握超高算力,他曾兩度引發社群對51%攻擊的恐慌。然而,2013年10月,烤貓晶片研發不給力,加之挖礦機競爭加劇,公司陷入困境,股票跌破發行價。2014年烤貓曾試圖力輓狂瀾,但公司依然舉步維艱。

 

2014年年底,烤貓在前往淮安一礦場後神秘失蹤。有人認為,他害怕失敗而隱藏起來。也有人說,當他構想的烏托邦世界失去了現實依託後心灰意冷,就此歸隱。還有人懷疑,他被害了。幣信COO熊越在接受巴比特採訪時曾說,烤貓消失前要走了寄放在朋友那邊的1000萬人民幣。就此,他認為烤貓是安全的。

 

2017年8月,烤貓幾年沒有動靜的錢包在一周內轉出了17630個比特幣,有人推測,這是為了兌換BCH。但這是不是烤貓本人所為,沒人知道。不過,一旦該帳號出清比特幣,市場應該要抖三抖。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區塊鏈十年 | 十大未解之謎,最後一個與每個人都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