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項目若存在這五個問題,你最好別投入!
風青萍/張詠晴編譯
2018-10-31 16:20

在現實世界裡,要治理國政,需要的條件很多,不過,按照中國的儒學傳統而言,首當其衝的該是修身立業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順序,而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

 

但凡修身不夠,能成就大業的,非常之罕見。修身帶來的收益是對未來的駕馭能力,對風險的評估和應對能力,既是素質的體現,也是智慧的亮劍。按照這個邏輯和視角,我們去審視區塊鏈項目,能否看到創辦人及其團隊身上,存在修身的痕跡和功力?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不缺聰明人,市場上出現了無數的不可思議的現象,如地溝油、假藥、貪污腐敗等。表面上是監管問題,實質上是道德缺失問題,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在於缺少修身,完全按照「動物精神」在運作和活動。

 

缺少個人道德修養的物質社會,必然導致出現光怪陸離而匪夷所思的醜陋現象。一個不修身的人,進入產業,必然是毫無敬畏之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無惡不作。

 

如果這樣的人,進入區塊鏈產業,估計只會發幣。如果這樣的人,進入區塊鏈網路的核心領域治理層次,那麼產生的結果,便是堆砌成一個看似繁華的海市蜃樓,雖然搞了一套眼花繚亂的「組合拳」,實則一推就倒。 從這個角度,我們重新審視區塊鏈的治理課題,便會特別通透,「觀其人,而知成敗矣」。

 

在筆者看來,如果一個項目存在以下五點問題,便幾乎可以斷定,該項目已經埋下了一個惡性腫瘤基因。

 

  1. 代碼不開源;
  2. 創辦人團隊持幣比例過重,相反,應該將回饋社群比例,置於首位;
  3. 節點數量過少,或者節點的競選流程不透明;
  4. 核心節點有固化的趨勢;
  5. 治理機制裡,缺乏自我迭代的自我進化機制。

 

區塊鏈世界,是一個透明共享互利共贏的世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沒有黑箱,沒有小金庫,代碼開源是一個基本的要求,開源開的不僅是代碼,而是一份清正廉明的昭告天下的公告,「不要人誇顏色好,要留清氣滿人間」。

 

各項目進展程度不同,可能存在開源的時間節點不一,不過,其主導思想應該是以開源為最終目標。項目代碼開源,既是信心的體現,也是督促其構築護城河的發端。用開源的標準來看,比特幣當是首當其衝的例子,也只有「悄悄的我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的中本聰們,才能揭開區塊鏈的序幕。

 

持幣數量的分布,是一面鏡子,折射出該項目的心態,也昭示出其未來發展的前途命運。如果持幣數量過於集中在創辦團隊手中,這是與區塊鏈的精神相違背的,也不利於發揮「統戰」作用,凝聚共識。如果投資人持幣比重過大,也會造成其他力量的分散。在區塊鏈網路,最為重要的力量,當屬社群的力量,其他力量都是階段性或輔助力量。區塊鏈網路的強大,應該是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其渴望的參與者,應該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而這需要用通證去聚攏和潤滑。創辦人和投資人如果存在持幣量過於集中的問題,也應該在合適的時機,儘早調節和轉移。

 

反觀,如今能做成偉業的創辦人,持股份額都很少。華為是一個典型代表,任正非作為開山鼻祖,功勳卓著,其持股數量僅約為1%,華為15萬人中,就有超過10萬人持股。這是多麼巨大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所謂心心相印,風雨同舟,如是也。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歷史角度分析:決定區塊鏈網絡命運的終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