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H分叉兩週年,比特幣網路的堵塞至今依然是個問題?
陳威廉/張詠晴編譯
2019-08-02 12:25

 

昨天剛好是BCH成功分叉兩週年的日子,不論你喜歡BCH或不喜歡,不論你賺沒賺到錢,不管你是否經歷過這件事情,總之,這一定是會載入比特幣的史冊當中的一件事的。

 

關於分叉的前因後果和鬥爭始末,明面牌局和背後陰謀,很多文章都已經說得很多很清楚了,我作為一個也沒去香港開過會也沒去紐約開過會的小韭菜,就不聊那些八卦了,咱們聊聊分叉的根源問題(明面上):比特幣網路的堵塞和手續費高昂。

 

正巧前些天,BTC支持者和BCH支持者,又因為喜聞樂見的比特幣網路堵塞和手續費高昂的問題,爭執了起來,具體爭執的內容和觀點我就不評價了,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微博看看,這裡就不放原文了,免得有「站隊/洗地」嫌疑。

 

其實關於BTC擁堵,尤其是關於大行情下擁堵並且產生高手續費,很多人一直在爭論,因為這似乎是比特幣目前「散戶可見」的最大的缺陷了。所以,今天咱也來聊一聊。

 

比特幣堵嗎?

 

這似乎是一句廢話,對於剛從法幣世界轉過來的人,習慣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秒級到帳,比特幣哪怕在完全通暢無阻的情況下,都要十分鐘左右才能完成轉帳,當然堵了。

 

但是實際上,這是「慢」,而不是堵。比特幣畢竟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自然是無法做到如同中心化服務那樣快速的轉帳速度,並且如果將比特幣與跨國轉帳相比的話,十分鐘就完成世界一頭到世界另一頭的轉帳,那不知道有多快呢。

 

那麼比特幣什麼時候會堵呢?簡單來說就是有行情的時候,不論是暴漲還是暴跌(主要還是暴漲)的時候,都會帶來比特幣的大量轉帳,如果類比的話,我覺得類比於城市交通的高峰期是ok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平時」,而「早高峰晚高峰」所佔據的時間比較短。

 

其實比特幣網路堵不堵可以類比於北京城的交通,熊市的時候就像半夜的交通,想去哪去哪都不堵,但是半夜的時間畢竟不多。非牛市非熊市(我們現在)就像是白天,大部分時候還是ok的,正常行駛,偶爾堵。

 

而牛市的時候就像是早晚高峰,特別堵,去哪都堵。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堵不堵?熊市偶爾堵,牛市頻繁堵。

 

堵成這樣問題大嗎?

 

不同於城市交通,你花再多錢也沒辦法為自己開個特快通道,比特幣只要你捨得花錢,是能給自己的交易先「安排上」的,這也是為什麼比特幣到網路堵塞的時候,手續費就會大幅上升,甚至到了幾百塊幾千塊一筆的誇張地步。

 

那麼這麼堵的問題大嗎?當然大了。

 

這意味著再往後,隨著比特幣的價格再上一個台階,對普通人來說,比特幣的「使用價值」就微乎其微了,而更多的是儲存價值。

 

顯然,對於中本聰在白皮書上提到的「cash」一詞,我們應該也可以瞭解到比特幣被創造出來之初的本心,不只是希望比特幣能夠幫人們對抗主權貨幣糟糕的貨幣政策,帶來的無限通貨膨脹,還希望比特幣能成為大家能拿來使用的貨幣,而不是大家都捂在手裡不捨得花的資產。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比特幣分叉兩年記:聊聊當年為什麼要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