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合約與區塊鏈的進化史(上)
白話區塊鏈 / 鍾佩慈編譯
2018-09-11 15:10

一、貨幣進化史

 

從歷史發展的趨勢來看,貨幣是從物物交換中,逐漸衍化而來。每一次人類貨幣形態的變化革新,都表明了人類文明的不斷迭代發展。它可以被看成是,人類文明發展在各階段的里程碑。

 

 

從上方表格我們可以看出,貨幣的本質,其實是一種記帳方式,而區塊鏈技術,是以點對點的方式,運行一個分散式的電子共享帳本,參與者透過非對稱的加密公私鑰,來執行交易,以降低交易的複雜性和服務成本,而且幾乎不存在單點故障。

 

區塊鏈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性、開放性、自治性、匿名性等天然優勢,使得電子支付、電子貨幣給社會帶來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總而言之,按照貨幣發展趨勢和技術發展速度來說,「無現金社會」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基於區塊鏈的電子貨幣,有兩種發展方向:第一種,是新型的電子貨幣,可以利用加密技術實現獨立於中央銀行之外,按照特定協議,發行和驗證支付的有效性;第二種,是對現有電子貨幣模式做進一步的優化,既引入智慧合約等新技術,又保持央行對貨幣運行的適度控制。

 

簡單來說,第一種是另起爐灶,第二種是改良改進。至於哪個方向更好,可能就需要時間給出答案了。

 

二、合約進化史

 

1993年,電腦科學家、加密大師尼克·薩博(Nick Szabo)提出了「智慧合約」的概念。1994年他發表的《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s),是智慧合約的開山之作。

 

那麼,他是如何發明智慧合約的呢?

 

尼克·薩博提出「智慧合約」的概念靈感,來自於自動販賣機。這情景很類似於牛頓被樹上掉下來的「上帝蘋果」砸中,於是茅塞頓開,發現了牛頓運動定律。

 

在資訊技術時代,尼克·薩博偶然被自動販賣機「砸中」,從而創造了可能改變人類歷史的「智慧合約」。

 

自動販賣機的設計原理,就是使破壞販賣機的代價,遠遠高於販賣機裡所有的錢。

 

同理,「智慧合約」其實也是利用相似的原理,使違約成本遠遠高於違約所獲得的收益。其本質就是在個人、機構、財產三者之間,建立聯繫,達成共識,且形成一個自動執行合約的觸發系統。

 

尼克·薩博如此定義「智慧合約」:

 

智慧合約超越了自動販賣機中,嵌入各種有價屬性的範疇,透過數位方式,控制合約。智慧合約涉及具有動態性的財產,且提供了更好的觀察和驗證點。

 

 

從表中可知,智慧合約有著卓越的優勢。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慧合約,包括了事務處理和保存的機制,以及一個完備的狀態機,用於接受和處理各種智慧合約,而且事務的保存和狀態處理,都能在區塊鏈上完成。

 

智慧合約的出現,一方面降低了簽訂與執行合約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合約的可信度和執行效力。

 

當然,「智慧合約+區塊鏈」還存在不少問題。

 

在安全方面,由於區塊鏈有著不可篡改的特性,這意味著,哪怕智慧合約出錯了,也沒有修改的機會;在私密性方面,由於區塊鏈透明公開的特性,所以智慧合約的私密性就有可能受到侵犯。同時,如何處理合約在意外的情景下執行,也是當前人們使用智慧合約會面臨到的問題。

 

雖然,智慧合約現階段仍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智慧合約是區塊鏈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區塊鏈能夠被稱為顛覆性技術的主要原因,是可編程式貨幣與可編程式金融的技術基礎,也是全球經濟的基本構件。

 

下篇連結:貨幣、合約與區塊鏈的進化史(下)

 

本文為火星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貨幣、合約與區塊鏈的進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