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正食品成立1975年,『日正』這兩個字是我們董事長特別強調,他說在太陽底下要正正當當的做事,以此精神傳承48個年頭,現在我們有400多種產品、5,000多位客戶,是臺灣小包裝雜糧食品的第一品牌。」日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采慧,在C2M數位轉型標竿案例成果分享會中表示。
對於食品業者而言,要做出一支暢銷且長銷的產品並不容易。以製造粉類、香麻油、麵條起家的日正食品,就是透過C2M計畫開發出新一代爆品,包含「香辣蟹粉絲」、「泰式酸辣寬粉」為相當成功的代表作品,並順利推廣、上架到Amazon平台銷售。
李總經理強調,日正食品很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持續開發天然、便利、健康的食品,而且與顧客共創卓越,因此在品質把關上,除重視消費者的健康議題。
事實上,日正食品非常積極擁抱數位思維,並隨時跟上產業關注的面向。例如他們就在去年獲得哈佛商業評論舉辦「首屆數位轉型鼎革獎」的卓越營運組-中小企業特別獎項;近期也相當關注ESG治理,針對碳足跡、水足跡都有所著墨,希望為社會、地球負起責任。
不過身為代工廠,過去主要商業模式都是依賴海外客戶的要求來製作商品,因此對於終端市場的喜好,或是打造自身差異化商品的力道,像打拳施展到棉花,總感覺缺乏破壞式創新的火花。因為透過商研院產業輔導,進行PoC、PoB驗證過程,從數據梳理後的觀察,更明確掌握到產品機能訴求,甚至讓新品開發時間從6個月直接縮短到3個月。
針對過去開發產品遭遇的痛點,李總經理表示,「我們大部分都是關起門自己研究,很多時候的摸索有可能是失敗的,而且是非常冗長的研發過程,我們只能用『猜』的,猜市場到底現在流行什麽,但我們又是做國際市場,可以想見要開發新品,絕對不能閉門造車,這也是我們過去最痛苦的地方。」
透過使用商研院數據平台及SaaS服務的過程,日正食品確實從四大環節,讓新品調查時間減少67%、產品上市週期減少50%。
第一個環節是數據的蒐集,透過商研院數據平台,蒐集綠豆、馬鈴薯、蒟蒻為基底的冬粉調理商品,合計共超過20萬筆Amazon平台的價格及評價數據。另外也搭配YouTube平台所蒐集的數據,發現很多關鍵字都在討論過敏、無麩質、素食等詞條,因此日正食品在第二個環節開始做產品競爭分析,發現健康麵食為訴求的透明冬粉調理食品,在單價、毛利率表現更好,是值得加以探索的高潛力市場。
於是,日正食品就鎖定低卡、無麩質、素食的冬粉為切入點,並進一步開始展開第三環節:競品規格分析。李總經理提到,「我們爲了幫消費者把關,還把商品送到SGS單位驗證,確保我們的冬粉是真的屬於無麩質。」
除了產品本身,外包裝的設計是否吸睛,也會影響日後商品上架的買氣。「我們從數據看到健康訴求的代表顔色是黃色,辣的元素一定是紅色,所以在我們的包裝字體就有黃色元素,同時整個外包裝的圖片也持續優化。」李總經理回應。
競品規格分析還有一項重要元素,也就是「定價」策略。現在網路資訊透明,消費者在購買前也習慣比價,因此商品價值是否能撐起價格就相當重要。李總經理表示,「真的要感謝商業發展研究院所提供的資訊,當時我們在定價格時,我心想賣這麽高真的可以銷得出去嗎?但是我從Amazon銷售數據裡面盤點之後,我不得不佩服,真的還是要看大數據,也因爲這樣就放心去定這個價格。」
商品開發完成、同時也落實定價,接著就是要上架到Amazon進行驗證測試。從結果論來看,這兩支新品的業績,對比過去新品上市一季的業績,也有明顯的成長效益,成果相當驚人。
新品能大幅受到市場青睞,商品頁的文案說明也扮演助攻角色。例如日正食品針對推薦自家冬粉,特別強調「口味多樣性」、「通過國際認證」「低GI無麩質」、「冷凍技術專利」、「不含防腐劑」等字眼,讓消費者能一次獲得享受異國料理、健康美味、吃得安心等多重享受。
在短短四個月內,日正食品因為參加C2M計畫,運用數據試金石,從資料的蒐集,競品的分析,到快速的研發製作新品、以及最後上架Amazon,在在證明身為食品代工業者,也能搭上數位轉型趨勢,成功開發出屬於自家特色的爆品。
當然數位轉型的腳步並不會因此停歇,李總經理也強調,未來他們也會持續透過銷售數據,洞察出可以開發的新方向,進而落實銷售預測,甚至要備多少庫存,更有把握把商品順利賣出去。
至於市場端消費者的反饋也不能忽略,李總經理提到他們也運用YouTube進行爬文,觀察網友熱門討論話題,就發現有些市場對於辣度、酸度更為追求。因此日正食品就針對香辣蟹粉絲,持續推出辣度升級的新一代產品,因應市場的需求達到精準開發,持續發揮C2M的精神。
最後,李總經理引用一首宋朝的悟道詩:「盡日尋春不見春…春在枝頭已十分」,李總經理想分享給所有企業主,中小企業的春天就在C2M中,輕鬆找到製造業尋覓已久的解決方案,接洽商研院能幫助企業順利數位轉型,延續企業價值與傳承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