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Grin和Beam的出現,只是另一種炒作?
tan90d/閃電HSL/張詠晴編譯
2019-01-17 16:59

 

市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個主打匿名性的幣,最近又來了,Grin和Beam。我認為匿名支付的市場需求並不大,而以匿名性作為主打的支付功能的市場需求更小,只不過是為了迎合炒作罷了。

 

我們對保護隱私的需求會越來越少

 

任何一個融入了現代城市生活的人都應該有所感悟,隱私就是一樁買賣,你可以用自己的隱私來換錢的。諸如填調查表送禮品,辦信用卡,免費註冊帳號……這些都是我們出讓自己的部分隱私,比如暴露下你的手機號啊、透露你的地址之類的,然後商家就給你點利益。這就是一種交換,市場大的很呢。你暴露的隱私越多,你能獲得的利益也就越大。比如你要想辦信用卡,你就要把自己的收入、地址、社會關係、購買習慣等等全部出讓給銀行,而銀行給你的不過是一筆使用期限只有50多天的短期免息貸款。

 

我們大部分人為了獲得信用卡的額度提升和獲得那僅有50多天的免息期,那可情願將所有的購買全部使用信用卡來支付。所以說主流的支付習慣都不需要匿名化。

 

現在中國的一線城市的攝影機那幾乎叫無死角啊,但凡是你走出家門,到哪都會有攝影機能拍著你。更別說現在人人都有一個甚至多少帶鏡頭的智慧型手機了,這些手機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把你的某個動作拍下來,然後傳到互聯網上。現在的手機,都有四個鏡頭了。這可真叫沒隱私啊。可我們在意嗎?或者說你有能力反對嗎?真沒有,絕大多數人還是樂意生活在這樣被高度監控的情境下的,因為安全嘛。中國大城市的治安多好啊。只要你不作惡,很少有人害怕被拍的。反而是我們很樂意自拍,並且各種秀的。拍照不過癮,還拍影片,再不過癮就直播。

 

我們做什麼都不怕被拍了,難道對買東西這回事還有多強烈的匿名要求嗎?恰恰相反,主流價值觀都喜歡曬購物生活。我們買的絕大多數東西都會樂於曬出來,你仔細回想下,現在還有什麼玩意買了之後要躲起來生怕別人發現?很少很少,除了做壞事外,真沒有多少了。為什麼?因為我們喜歡社交,我們人類就是一個社交動物,離了別人的關注就受不了。所以我們要不停地刷存在感。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對陌生的匿名性,只要能確信陌生人對我們的財產和生命沒有威脅,我們人類非常樂意炫富給陌生人看,氣死他們。我們人類真正需要的是對親戚朋友,老婆孩子等,保持適度的匿名性。你看網路上私房錢是多少大一個話題就知道了。

 

我見過對匿名性數位貨幣最大的諷刺就是_xxx匿名幣百幣群。你都持有匿名幣了,還加入啥實名的群組,還要聲明我們是大量持有這種匿名性幣。

 

所以說隱私只不過是一筆交易,我們有匿名的需求,但我們更會被暴露隱私能夠獲得的收益所吸引,從而主動放棄匿名需求。

 

生活在互聯網下保護隱私將變的太難

 

我們現在越來越多的生活在網路上,在網路上哪有隱私可講啊。大數據挖掘技術的存在,讓我們根本沒法保護隱私。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再加上到處可見的連接網路的終端攝影機,你真的沒辦法很好的保護隱私啊。

 

大數據技術使用交叉分析的辦法,只要你在互聯網上留下了蛛絲馬跡,就能重現你做了什麼事。你只要用滴滴打車,你就要暴露你的位置;你只要刷信用卡,銀行就知道你買了什麼;你用微信聊天,騰訊公司全部知道你在說什麼……。你要想在互聯網上徹底保護隱私,你幾乎就無法正常生活。

 

互聯網和大數據除了透過交叉分析的辦法能夠摸透你們的底細外,更可怕的是它們是一個全視角地觀察你,它們就像上帝一樣,把你的方方面面看的一清二楚。你溝通交流要用微信,現在中國人的溝通交流幾乎被騰訊公司知道個七七八八;你購買要用到電商,淘寶可以知道你都買了些什麼,甚至可以猜測你還會買什麼;你坐車,高德地圖知道你的位置,它們甚至會追蹤並記錄你的軌跡……

 

然後你說,我就不信了,我就要躲,你把智慧型手機丟掉,把信用卡折了,嘿嘿,你還是躲不了,街上還有攝影機拍你,還有人拿手機拍你。你真的躲不了啊。互聯網和大數據知道你的方方面面,這是一個全視角可見,哪有什麼隱私啊。

 

我們裝各種APP,絕大多數都會要求讀取你的簡訊啊、地理位置啊、通訊錄啊……我們都通通同意啊……。沒辦法嘛,不同意不讓你用。

 

還有一個隱私只存在於固定的社會關係當中,比如你會在朋友圈裡屏蔽父母,不讓他們知道你半夜還在吃燒烤;你肯定不願意讓你老婆知道你藏了私房錢,但你卻會在朋友面前大談特談你有多少私房錢。但互聯網上的社會結構完全被打散了,全是弱連接,我們根本就不在意向陌生人暴露自己的隱私。

 

所以啊,在互聯網和大數據面前,匿名性變的幾乎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那就享受吧。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巴比特專欄 | 為什麼說匿名幣是沒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