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創企年成長逾100%!資本熱潮背後是「虛火」還是「需求」?
九個億財經-Mia / 何渝婷編譯
2019-03-25 14:43

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作為以去中心化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高度可擴展等特點,正成為繼大數據、雲端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後,又一項將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技術,有望推動人類從資訊互聯網時代,步入價值互聯網時代。

 

美國、日本和歐盟一些國家和地區紛紛將區塊鏈發展上升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我國亦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在IT等企業的共同參與下,湧現出了一大批新企業、新產品、新模式、新應用,區塊鏈在金融、政務、能源、醫療等產業領域的應用逐步展開,正成為驅動各行業技術產品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區塊鏈之所以備受人們關注,不僅在於它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技術之後的又一次跨越式、顛覆性的技術革命,更在於它如同當年互聯網技術面世,給人類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一樣,將再次深刻地改變和影響人類未來的生活,並可能有效徹底地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價值傳遞的方式。

 

區塊鏈創企年均成長率109.40% 大幅高於其他數位技術創企

 

在金融等領域,區塊鏈技術在「數位貨幣」、支付清算、智慧合約、金融交易、互聯網金融等多個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潛力研究報告》報告提出:雖然區塊鏈相對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雲端計算等技術起步較晚,區塊鏈技術初創企業卻以109.40%的年均成長率,大幅高於其他數位技術初創企業的成長速度。2013年至2019年第一季度融資事件數總計835起,融資總額達1592.93億元。其中,2018年區塊鏈融資事件數達到近年最高峰,總計517起,融資金額為1112.97億元。

 

區塊鏈技術亟待與資本炒作劃清關係?

 

區塊鏈熱潮正從海外市場向中國資本市場快速蔓延,2018年區塊鏈概念股在二級市場掀起一波漲停潮。亦因此出現一些不良傾向,最為典型和突出的是投資者對區塊鏈認識模糊,盲目崇拜,存在人為炒作行為,混淆了真區塊鏈技術和假區塊鏈技術。

 

據悉,一些機構為吸引投資者眼球,故意炒作,鑽區塊鏈監管漏洞,將自己標榜為區塊鏈創新,蒙蔽了廣大投資者。不少企業所謂的區塊鏈技術,無非是複製了目前較為成熟的「數位貨幣」架構,甚至有些企業連這最基本的部分也沒有真正掌握,但為了蹭熱度、趕時髦進行市值管理、抬升股價,都通通給自己貼上區塊鏈標籤。

 

任何一項技術都具有兩面性,有成熟的、有利於社會積極面,也有不成熟的、不利於社會的消極面。如當年剛剛興起的互聯網金融,在推進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的同時,也帶來危害民眾利益和金融業穩定的各種亂象。

 

對於區塊鏈在資本市場引發的熱潮,監管部門也保持了關注,對部分疑似蹭熱點的企業點名,同時對投資者也進行了風險提示。

 

當前,區塊鏈正顯示出在各行各業中,重塑商業流程和模型的強勁勢頭,它仍然處在發展的極早期階段,其分散式帳本的廣泛迭代,距離合規監管也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一是目前國內區塊鏈技術在底層協議、應用和標準等方面都不成熟,且底層技術大都是來自國外,包括超級帳本、以太坊、比特幣技術等;二是安全性威脅是區塊鏈目前為止所面臨的首要問題;三是區塊鏈數據完全公開透明,如果未來反匿名身份甄別技術得以發展,對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會造成威脅;四是目前監管方面存在技術力量不足、手段落後等問題。去中心化就意味著主體不明確,這給監管帶來了不小難度。

 

區塊鏈技術並非確保金融業及其他經濟活動絕對安全的「保險箱」,也不是醫治一切社會經濟活動亂象的「萬能藥」。無論是涉足區塊鏈技術研發及運用的企業,還是參與區塊鏈方面產業項目投資的廣大投資者,都應保持謹慎、理性的態度。

 

以開放包容、積極參與的心態,推動區塊鏈技術日益成熟及監管制度不斷創新,增強對區塊鏈技術推廣運用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增強監管前瞻性和預測性。即時建立沙盒監管機制,適時推出監管法規制度,做到既有效監管區塊鏈,又不損害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讓區塊鏈技術不斷步入健康發展軌道。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區塊鏈創企年增長超100% 資本熱潮背後是「虛火」還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