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區塊真的有用嗎? 來看看另一個更具爭議的選項
Apatheticco/張詠晴編譯
2019-05-09 17:09

 

在幣安熱錢包被駭客盜走7000BTC後,幣安CEO趙長鵬在昨日的直播問答中表示,團隊在考慮MIT數位貨幣計劃聯合發起人Jeremy Rubin的建議,即透過區塊重組來恢復部分資金。不過,很快,他宣布不採用區塊重組的方式,但還是在比特幣社群引發巨大爭議。他本人昨晚再度針對此事在推特上進行了解釋,表示幣安原本就沒有想去重組區塊,而且也根本辦不到。

 

正如下面截圖中的討論,Adam認為重組不會發生,而Ari則表示只有「激勵到位重組」是有可能的。那麼區塊重組到底能不能實施呢?

 

1_LNDMi2aOF5xu00Zt6SVj6Q

 

一個更具爭議的選擇

 

那就是分叉。由於要重組100個區塊,意味著原始鏈領先100個區塊,利用55%的算力進行分叉平均需要1000個區塊(在這種情況下約為2周)才能成為最長的鏈。這方面的變異數也相當高,在這種情況下,500或者1500個區塊的變異數是相當普遍的。即使在99%算力的情況下,也需要101區塊(約20個小時)才能成為長鏈。

 

但這是假設每個礦工一直都不會變換陣營。其實上,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希望從另一方吸引礦工。原始鏈是有優勢的,因為它在開始時就有100個區塊的領先優勢。

 

站在原始鏈一邊的是不希望發生100+區塊重組的交易所、商家和用戶。他們都可能會補償原始鏈上的礦工。他們可以相當容易地做到這一點:在原始鏈上進行一筆交易,設置比較高的交易費用。如果原始鏈的交易費用足夠高,很多礦工都會想要轉換陣營。需要指出原始鏈上的一個特定用戶,那就是攻擊者。他們也願意補貼原始鏈上的礦工,畢竟他們可不想一場空。

 

原始鏈的競爭方就是幣安。他們必須戰勝這些交易所、商家和用戶甚至攻擊者,以獲得更長的鏈。駭客從幣安獲得了7000比特幣,所以他們最多願意花費這麼多去補貼原始鏈上的礦工。 幣安的花費將包括1300 BTC +駭客願意補貼的錢+交易所/商家/用戶的花費。很明顯,從經濟角度考慮,這樣的分叉對於幣安來說也是毫無意義的。

 

結論

 

實際的情況肯定會更加複雜,畢竟還存在一大批離線的挖礦設備,但所有這些都非常容易分析。 總的來說,區塊重組對於幣安來說反而得不償失。

 

就像長期訴訟案件中律師受益一樣,在區塊重組中唯一受益的就是礦工。 資金從有爭議的交易(幣安或駭客)流向礦工。 從深層次來看,這就是比特幣協議的設計目標,即更改交易的成本非常高。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在大規模盜竊事件發生後,人們也不會試圖進行重組。重組是會讓駭客付出代價,但也傷害了所有人。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重組區塊來恢復被盜BTC?本文告訴你為什麼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