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AI的融合,將催生新型終端應用平台
鏈捕手- 鄧仰東 / 何渝婷編譯
2019-03-07 13:46

區塊鏈和AI的融合,將為產業帶來全新的機會,尤其是很可能會催生新一代終端應用平台,同時以公平、開放的方式解決了數據提供方、AI模型開發方等方面資源的共享問題。

 

近期,鏈捕手(ID:iqklbs)向清華大學副教授、MATRIX首席AI科學家鄧仰東教授約稿,請他談一談對區塊鏈與AI關係的理解。鄧教授主攻AI、電子設計自動化、並行計算和圖形處理器架構等領域的研究,曾為中國高鐵設計及研發了AI預警安全解決方案。

 

在鏈捕手2月初推送的《區塊鏈的五大挑戰以及AI帶來的四大機遇》一文中,鄧教授已經探討了區塊鏈與AI的概念,以及AI能給區塊鏈帶來的機會。在本文,鄧教授將探討區塊鏈能給AI帶來的機會,以及區塊鏈化的AI雲端平台。

 

過去幾年中,區塊鏈和AI無疑是最熱的兩個技術詞彙,相關成果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在資本界也是極受追捧的項目。自從2018年以來,更是有很多關於融合區塊鏈和AI的探討,究竟這種融合有無意義?具體說來,我們其實關注這樣一系列問題:區塊鏈和AI互相能為對方帶來什麼?二者的融合能否形成1+1>2的效果?特別是,區塊鏈和AI都不是終端級產品,那麼兩者結合能否催生新的終端應用平台?

 

圖1.區塊鏈和AI的融合

 

總體上看,筆者認為區塊鏈和AI的融合,的確能帶來全新的機會,總體關係如上圖。筆者將從四個方面對以上問題進行探討,首先,我們簡單介紹區塊鏈和AI的基本概念,並且討論當前這兩者面臨的主要挑戰;第二,從區塊鏈角度看,AI能否帶來什麼好處;第三,從AI角度看,區塊鏈能夠解決什麼問題;第四,我們看看區塊鏈和AI融合的一種全新可能,即離散計算資源以區塊鏈組織,形成AI雲端平台。

 

區塊鏈為AI提供的機會

 

從AI的角度來看,區塊鏈確實提出了令人興奮的可能性,包括建立數據/模型/應用的共享交易平台、提供分散式算力以及追蹤AI模型效能等。

 

  • 數據-模型-應用的開放市場平台

 

AI技術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首先與Google搜索引擎、Facebook社群網路等互聯網技術不同,AI技術不是最終的產品,而是必須融入到具體應用之中才能發揮作用;其次AI技術一般透過具有推斷能力的模型發揮作用,而模型的訓練需要大量數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沒有數據就沒有AI。因此AI產品總是包含數據、模型和應用這三個環節。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環節的所有權經常來自不同利益方。

 

例如,在智慧工廠環境中,透過物聯網採集的數據通常屬於工廠本身,機器學習模型一般需要專業AI團隊開發,該模型最終融合到應用中體現功能,而應用可以屬於工廠、也可以屬於第三方。

 

由於產值只能在最終應用上實現,數據和模型提供方(特別是數據方)往往很難保證利益的分享。這樣一來,目前典型的局面是很多數據方寧可選擇不開放數據,也就是說,在社會高度數位化的今天,經常是由於權益的不確定性、而不是數據的可採集性造成了數據壁壘。由此可見,完整、有效的AI應用只有在各方利益能夠有效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形成。

 

圖2. 基於區塊鏈的數據-模型-應用的開放市場平台

 

區塊鏈最本質的功能是不可篡改的分散式帳本,這一功能恰恰為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數據-模型-應用共享交易平台,提供了技術基礎。如果數據-模型-應用都在鏈上使用,那麼其使用情況就能夠以可信方式記錄,從而能夠準確結算,保障各方利益。當前基於區塊鏈、以AI應用為目標的數據-模型-應用的開放市場平台正在逐漸成為區塊鏈的重要應用,以下是一個不完全的列表:

 

· SingularityNET (側重數據應用DApp)

· Neuromation (側重針對AI模型訓練的合成數據)

· AI Blockchain (側重多應用集成)

· BurstIQ (側重醫療健康數據)

· Medical Token Currency(側重醫療數據和模型)

· OpenMined project (本地訓練模型的數據市場)

· Synapse.ai (數據和模型市場)

· Dopamine.ai (B2B的AI變現平台)

· Neuroseed (AI解決方案市場)

 

圖3是SingularityNET的區塊鏈開放數據市場示意圖,其定位是數據和AI應用的開放市場平台。SingularityNET開發了一組較為完備的服務模塊,能夠滿足數據和DApp交易的各種需求:

 

· 服務代理:把平台提供的AI應用封裝為API函數接口;

· 服務仲裁:與AI服務交互的智慧合約接口;

· SDK:軟體開發包;

· 多方交易支持:通過智慧合約決定調用AI服務時的Token分發;

· 定價指導:鏈上交易定價參考數據;

· 開發數據儲存池:儲存用戶數據和AI訓練數據的IPFS節點。

 

圖3. SingularityNET的區塊鏈開放數據市場

 

  • 基於區塊鏈的分散式算力

 

區塊鏈提供了有效的獎勵機制,使得參與者願意將自己的計算資源貢獻出來進行挖礦計算,比特幣因此有能力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算力網路。當然,目前的挖礦計算不具備普世價值,但如果我們能夠透過改造挖礦機制(包括算法和使用模式),區塊鏈有可能催生世界最大的、去中心化的計算平台。

 

你可能會想,我們不是已經有數據中心和雲端計算模型嗎?為什麼還需要去中心化的計算平台呢?實際上,現有的雲端計算是非常有力量的模式,但是問題還在中心化上。具體說來,中心化數據中心存在這樣一些突出問題:

 

首先是建造成本不斷飆升。谷歌1999年建構的集群計算的成本只有1400美元,而2017年在北卡羅來那州建造的數據中心成本,已經達到驚人的12億美元。從2011年到2017年,北美地區數據中心建設投資從47億美元一路上升到200億美元,繼續建造更大的雲端平台將逐漸遭遇消費比的瓶頸。

 

其次是雲端平台營運企業往往也是大數據服務提供商,因此用戶向雲端平台上傳數據,總是存在數據隱私的潛在漏洞。事實上,前一陣Facebook的用戶數據洩露事件只是冰山一角,Uber、Morgan Stanley均出現過濫用用戶數據的問題。

 

最後是數據中心並非完全可靠。一份針對美國584家數據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過去兩年中,91%的數據中心均發生過不同程度的故障,平均故障時間86分鐘,圖4列出數據中心故障率、故障分布和亞馬遜雲數據中心的典型故障。

 

圖4.數據中心故障率、故障分布和亞馬遜雲數據中心典型故障

 

另一方面,現代社會存在著大量「閒散」算力。網吧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為了支持高端遊戲,網吧電腦配置一般較高,普遍擁有專用顯卡)。進一步講,在集成電路以摩爾定律的速度不斷更新的大趨勢下,所有的電腦(包括手機和嵌入式設備上的CPU)的價值都在不斷縮水。然而,人類畢竟需要消耗資源才能製造這些設備,如果能把閒置的算力組織起來並且加以利用,則善莫大焉。

 

圖5. 基於區塊鏈的分散式算力

 

組織碎片化算力當然也並不容易,既需要有精細權衡計算能力,和網路帶寬的調度方法,也需要可信的、細粒度結算機制保證利益分配,而區塊鏈為後者提供了有效解決路徑。

 

  • 可信模型

 

作為不可篡改的分散式帳本,區塊鏈在鏈上數據可信性能夠保證的前提下,具有完美的溯源能力。因此,區塊鏈可以作為追溯機器學習模型使用效果的工具,即用來追溯數據來源、模型發展過程和AI應用系統使用情況。特別是,通過追蹤在不同數據輸入和應用場景下的AI行為,我們可以深入理解和評估AI系統的決策效果,從而增強模型的可解釋性。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區塊鏈與AI融合將催生新型終端應用平台

 

《證券型代幣融合區塊鏈與實體世界——台灣的金融新契機論壇》3月15日10:00-16:00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4F貴賓廳舉辦,報名時輸入優惠碼「BITNANCE」獨家享8折優惠,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02270632438226436330

 

《Maxonrow 陽光區塊鏈全球啟動盛會》3月17日18:00-21:00在台北和平籃球館舉辦,幣特財經讀者專屬8折優惠,報名網址:http://bit.ly/MXW0317_Bit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