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能在人類與AI之間,建立一個邊界嗎?
Libert/張詠晴編譯
2018-12-20 08:10

(圖片來源:unsplash)

 

為了在我們自己和互聯網人工智慧之間建立一個邊界,我們需要為人類獨特的身份,搭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協議。

 

與Facebook不同的是,這類網路不能侷限於媒體的邏輯和一些吸引眼球的算法。相反,以人為本的共識應該是合法性的源泉,以有效地構建一個「一人一節點」(one-human-one-node)的藍圖,從而釋放區塊鏈治理的全部潛力。

 

加密預算的合法影響,可以將部署在互聯網上的社交網路,轉變為一個活生生的民主國家。但這絕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在去中心化的網路中將人的活動形式化,需要防止機器人、女巫攻擊(Sybil attack)、賄賂和「獨裁者」的出現。

 

讓我們從機器人開始討論。

 

機器的感知閾值可以透過圖靈測試來測量,透過設置任務來區分機器和人。因此,根據定義,以人為本的共識需要「圖靈不可能證明」,這對電腦來說很難,但對大腦來說很容易處理。我以我女兒羅瑪(Roma)的出生證明是用影片製作的為例來說明這一點,影片是一種簡單的人類解碼格式,但是對於任何機器來說,仍然很難理解。

 

證明可以保持私密性,只有一串哈希顯示在區塊鏈上。該數字串能夠驗證內容,並為原始證明加上時間戳,從而無需廣播所有資訊,即可對節點進行驗證。我們可以預期摩爾定律(Moore’s Law)會趕上「恐怖谷」(Uncanny Valley),所以證明的格式應該隨時公開討論。

 

為了確保身份是唯一的,我們需要與「女巫攻擊」作鬥爭(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的目標是控制多個節點)。

 

因此必須建立一個基於聲譽的圖表,向那些能夠從網路中獲得更多信任的人授予認證權。Sina Habib在Devcon4會議上介紹了使用著名的「聲譽算法」(如PageRank)構建「信任圖」的想法。我自己2009年在Twitter上透過實施PageRank來評價轉推的經驗促成了一個名為Whuffie Bank的虛擬貨幣項目;它確實有效。

 

但對於那些能夠在共識中發現假積極的節點來說,驗證節點所帶來的利益也應該是一筆豐厚的回報。如果我們希望由人來負責,網路監管就不能嚴格地按照算法進行。

 

聲譽算法的風險在於,它們實際上是中心化的算法。

 

這導致節點可以使用其過度的影響力來收買其他節點,或成為其他收買者的目標。為了防止賄賂和壟斷的形成,節點驗證新的「圖靈不可能證明」的能力,應該基於將隨機投票引入共識的「加密抽籤」。

 

如果「抽籤」的熵是以一個節點的權益為基礎,那麼它可以讓所有節點的認證機會長時間一致。作為驗證節點,權益越大,再次驗證的機會就越小。這就滋生了一種將注意力放在結成驗證節點聯盟的動機。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人類有了區塊鏈技術,就不用再擔心AI會成為新的統治者了嗎?